9月24日下午,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国家大剧院、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联合主办的2020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圆满举办。论坛以“21世纪的舞台——物质与虚拟”为主题,通过中外嘉宾主旨演讲、国内嘉宾对谈的形式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英国知名舞台美术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理查德·哈德森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分享了他的个人作品和创作理念。




理查德·哈德森(摄影/Robert Workman)


非常感谢邀请我参加今天的访谈,并和你们分享我的一些作品。我现在在我位于伦敦的工作室,这里是我会见模特们并进行服装绘图的地方,我在世界各地的设计图都是在这里创作出来的。


我正为威尔第的一部歌剧设计服装,该剧将参加帕尔马市的“威尔第节”,有望在明年公演。我还没开始设计服装,但我一直在收集参考书籍和可用于该作品的灵感,我的工作室里放着一个1比25的帕尔玛剧院模型。目前,作品的配色方案就是青绿色和黑色,可能之后会有修改,暂时还未确定下来,不过,我想在大约一个月后提交最终设计。


工作室的书架上是从我过去40年设计的所有作品中收集来的档案,其中有包括数百套服装和大量场景的大型演出,也有一些小型的朋友的作品。我也保留了一些自己的图纸、参考文件、照片和每个作品的灵感来源,以此作为纪念。所以,它就像是我的小型图书馆,书架上还有我的服装设计图纸。


我通常用铅笔和水粉颜料来绘制图纸,有时会使用水彩颜料。每个文件夹有所有的原始图纸。多年来往往以相同尺寸、相同比例和相同材料进行设计,我的一系列作品图片的体量明显不同,其中有些非常丰富有些则不然。我只想让你们了解我的工作范围,我把模型照片、作品照片、服装设计、图纸本身和这些服装的部分配饰照片混在了一起。尽管如此,我希望你们能够发现它的有趣之处,我会为此感到非常高兴。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我的工作过程,我会以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亨德尔的歌剧《塔梅拉诺》为例,大约25年前,这部歌剧在佛罗伦萨的五月音乐节期间于佩哥拉剧院上演,后来还在马德里演出过,也在伦敦的柯文特花园皇家剧院演出过。歌剧讲述的是征服了半个世界的塔梅拉诺大帝的故事,我的主要灵感来自于印度和波斯,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的的袖珍画,有些藏于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有些是在书上看到的。最打动我的是其中那些精妙的细节,还有明快如珠宝一般的色彩。


通常,在与导演和编舞探讨剧目的舞台设计和概念、和灯光设计师讨论灯光的剧目制作过程中,我会先收集各种参考资料,还有各种我喜欢的东西——色彩、材质等等,收集我认为适合这部作品的那些东西。我会把这些全部放到一个文件夹里。例如《塔梅拉诺》的文件夹里面会有一些笔记和清单,列出这部作品需要的东西还有参考资料和色彩样本,甚至会有关于一只脚的细节,这是布景的重要要素,布景当中有一个巨大的地球悬在空中,有一只脚踩上去,象征塔梅拉诺的强大力量。 


这个文件夹里还有剧照,比如马德里、佛罗伦萨和伦敦演出的照片,我会放在不同的文件夹里面,随时需要随时可以找到这个文件夹。重要的是那些袖珍画和服装的参考资料。因为,我对印度服装、波斯服装和古代世界的各种服饰了解非常有限,所以我做了很多研究来收集信息,这样我才能有足够的了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解头饰、鞋子是什么样,以及服装的质地、颜色和形状。这样在我与服装设计师和服装制作师在制作室见面的时候,我才能准确地告诉他们我想要什么样的服装。



我开始制作一部新剧的时候会读剧本或者听这部歌剧或舞剧的音乐,尽量在脑子里构想出场景。随后我会和导演、编舞或者其他要合作的人开会交流一些想法。我通常会用一个黑色A4大小的笔记本把所有相关的东西都记下来,任何一点冒出来的想法都不放过。可能还会画一些草图、小的缩略图之类的,这就像一个备忘录,以便日后参照。


同时,我会开始收集各种图,主要是从我自己在伦敦的藏书中去搜集。我有很多书,都是我四十多年来陆续买回并积累起来的。我很擅长记住东西摆放的位置,如果我想到某些图可能有用,我往往能想起来是在哪里看到的,我会拿到现场让导演看,我会说:“我是以这个为基础去考虑的,我考虑的就是这样的色彩,这样的配色,可以用在布景或者服装上。”


以前我更愿意先画出来,然后在去模型上演练,我会在A3大小的纸上画比较大比例的图,这样创作起来更自由,能够让我们大致体会到实际尺寸的感觉。不过现在,我通常一开始就会进入模型框,我曾经和助理们一起制作了一个剧院的模型,通常会用1:25的比例,如果剧场有台口的话,这个模型会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即将演出的剧场的空间还有台口的大小,我们很快直接开始放东西到这个模型里面去,包括按比例缩小的人物。我希望用这些缩小的东西能够让人真正体会到那种空间感——高度、宽度和我们面对的舞台的全貌。用模型去工作的这个过程,也会用到一些技术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确定东西的准确尺寸。给剧场呈现最终设计的时候,希望我们已经是很有把握的,清楚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效果,我们也会和他们讨论实现理想效果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理查德·哈德森

作品集锦欣赏



LEOPOLDSTADT (2020年)

《Leopoldstadt》剧照(摄影/Marc Brenner) 



《Leopoldstadt》是汤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的新编剧目。该剧今年3月份在伦敦温德姆剧院(Wyndham's Theatre)上演,当时很多剧院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迫关闭。


该剧的场景是维也纳的一间公寓,年份分别是1899年、1924年、1938年和1955年。剧中的布景和家具布置为观众带来一种浓厚的历史感。



舞姬(2012年)





模型图片




服装草图









《舞姬》是一部三幕古典芭蕾舞剧,场景是19世纪的印度。本舞剧的场景由我为位于哥本哈根的皇家丹麦芭蕾舞团设计。这里展示的是1:25模型的照片、我的部分服装草图和作品照片。



欲望(1990年)


《欲望》由大卫·兰(David Lan)编剧,场景是非洲津巴布韦。我在津巴布韦出生长大,所以对本剧感触颇深。《欲望》在一个小型私人剧院里上演。地板以黏土制成,我试图通过运用比例尺以微缩形式让观众体验广阔的非洲大陆。



发条橙(1990年)



《发条橙》是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创作的小说,后来被搬上荧幕和戏剧舞台,名声大噪。我希望我的设计能为这个暴力故事营造出幽闭恐怖的压抑气氛。剧中通过红色金属天幕的滑动板来表示地点的变化,开合之间会有各种耀眼的白色物体穿透出来。该剧由伦敦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表演。



后宫诱逃(2011年)



《塞拉格里奥》是莫扎特的一部歌剧。


本设计唤起一个超现实的东方异域世界。阿拉伯风格装饰与欧洲18世纪服装相映生辉。


本作品为意大利罗马歌剧院制作。



风流寡妇(1997年)




这是莱哈尔(Lehar)创作的一部法国轻歌剧,由伦敦皇家歌剧院表演。我希望以极简布景来营造一个欢乐、浪漫的世界。丰富、华丽的色彩以及俏皮、形象的风格与20世纪初期的奢华、精致服装相搭配。



胡桃夹子(2010年)



我为纽约美国芭蕾舞剧院设计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布景。这个童话故事包括老鼠等诸多幻想角色。故事从一个家庭厨房和一只小白鼠开始,随着情节的展开,我们还会看到七头鼠王和老鼠兵、糖梅仙子、花仙子、蜜蜂、西班牙舞者、大管家、科隆比纳娃娃和丑角,以及雪花的角色。



RUSHES(2008年)



《Rushes》是丹麦编舞者金·布兰德斯特鲁普(Kim Brandstrup)创作的当代芭蕾舞剧,由考文特花园的皇家芭蕾舞团演出。场景分为三个部分:前台、中台和后台,用两个由细铝珠串制成的全宽窗帘进行标示。它们就像一袭传统薄纱,可以投影到舞者身上,舞者也可以穿过这些薄纱,薄纱在背景亮起时消失。



INVITUS INVITAM(2010年)


《Invitus Invitam》是金·布兰德斯特鲁普(Kim Brandstrup)创作的又一部当代芭蕾舞剧。这部舞剧只有两名舞蹈演员,舞台几乎空旷。这些服装让人联想起17世纪的欧洲服装,经过分解、里面外翻并略微做旧,具有一种梦幻般另类品质。



浪子的历程(1994年)




《浪子的历程》是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模拟创作的一部18世纪歌剧。我想让这台布景模拟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德罗宁霍姆宫廷剧院内10世纪原始场景的涂色和伪透视图,但要采用一种完全现代的、令人感到惊艳的方式。


服装也与该时期的风格吻合,采用挺括、简易的轮廓和鲜艳的色彩。



拜访森林(1990年)



《拜访森林》是一部根据传统欧洲童话故事改编的音乐剧。《拜访森林》的作者为斯蒂芬·桑德海姆。布景基于展示儿童读物的19世纪石版画和印刷品。色调以单色和深褐色为主。随着演出的进行,布景以“哥特式”和超现实的方式缓慢解体。



西西里晚祷(2003年)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的这部四幕歌剧为巴黎歌剧院在巴士底狱大舞台上的演出而设计。布景为白色,有近600套服装。这个故事的冲突和压迫主题在布景和服装中得到呼应。




命运之力(2008年)



这是威尔第的另一部四幕歌剧,这次是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如上所述,这个史诗性故事关乎宏大主题,诸如生命、爱、战争和死亡。结构主义的旋转式布景用以表现时间和命运的流转。



弄臣(2009年)


这部歌剧的作者是朱塞佩·威尔第,在维也纳人民歌剧院演出。初始场景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曼托瓦风格,我们曾在1960年的罗马世界和Cinecitta的电影制片厂演出此剧。



EIDOLON(2010年)

EIDOLON是丹麦编舞者金·布兰德鲁普(Kim Brandstrup)的另一部芭蕾舞剧,非常抽象。有限的蓝色阴影色调中夹杂着一抹猩红色。舞台被台面对角线上的“假台口”布景分隔,灯光在分隔空间和营造气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韦努托·切利尼(2003年)



这部大型歌剧由柏辽兹创作,由瑞士苏黎世歌剧院制作。场景是罗马体育馆内部以及传统欧洲歌剧院的观众席。



埃尔米翁內(1995年)



《埃尔米翁內》由罗西尼(Rossini)编剧。场景同样基于古典欧洲歌剧院观众席的复杂建筑风格。




伊多梅纽斯(2004年)



《伊多梅纽斯》由莫扎特为在佛罗伦萨歌剧院举办的“五月音乐节”编剧。尽管取材于古希腊传说,但我还受到了中韩两国的陶瓷、服饰和美学的影响,赋予作品一种梦幻般的异域氛围。



塔玛拉诺(2001年)


由乔治·弗雷德里克·汉德尔(George Frederic Handel)编剧,也在佛罗伦萨的佩拉古剧院、马德里的皇家剧院和伦敦的考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演出。为这部歌剧设计服装时我深受绚丽多彩的“印度莫卧儿帝国”风格微型画的影响。



紫苑物语(2019年)


这部取材于古代日本童话的当代歌剧由东京新国家大剧院于去年制作完成。我借鉴日本参考资料进行服装设计,但使用了现代纺织品和技术。





文字来源:论坛现场视频听译

文字整理:浩洋

图片来源:国家大剧院

现场摄影:张吉才

责编:张卫荣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