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2021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开幕。本届论坛为期2天,以“数字化与舞台艺术”为主题,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国家大剧院、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共同主办。


28日,前英国皇家歌剧院观众实验室的负责人安妮特·米斯做了主旨发言,以“英国皇家歌剧院观众实验室:沉浸式技术作为演出的新舞台——以全球首部超真实体验歌剧《风浪骤起》为例”为主题,探索如何将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的歌剧和芭蕾艺术与新技术相结合,用新方式为新观众打造新作品,为在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英国皇家歌剧院在一项重大翻新项目中创立了观众实验室。剧院翻新了林伯里剧场的入口,让建筑更加开放亲民,为观众提供观演之外的体验,这个项目被称为“开放计划”。包括首席执行官阿莱克斯·比尔德在内的剧院管理层以此为契机就“开放”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开放”歌剧和芭蕾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如此美好的艺术类型却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其中一个突破点就是技术,技术正在逐渐成熟,足以带来高质量体验。科技或许可以为创作新歌剧和芭蕾作品提供新的舞台空间和手段。正在这时我加入并创立了观众实验室。我曾担任剧院总监之后是艺术总监。在过去长达20年的时间中我是一位创作者、艺术家。工作中我一直把剧院视为集体想象的空间,我一直在探索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并不断进行创新以新的方式和形式做到这一点。

我对于研究观众群体很感兴趣,我们如何创造共同的经历?我也对研究新的工作方式很有兴趣,并思考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当我加入时,我想确保我们的工作植根于艺术探索。我认为需要强调的是我从来不希望我们所熟知的现场表演被取代,我不想我们所熟悉并热爱的舞台和剧院被取代,我感兴趣的是扩展延伸。如何创造一种文化,使我们所做的事情能够突破剧院的四壁,拓展剧院空间扩大受众范围。

未来我不希望技术手段取代现场演出,而是希望现场演出可以存在于更多不同的空间中,让数字和现场体验共存共生,为观众群体创造意义建立联系。刚加入时我聚焦四个关键点。

首先,是艺术创新,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创作好的艺术作品?这是一切的核心,我们如何创造既有意义又感人至深的体验?我喜欢创作本身便具有现场感的作品,不管采用什么形式。所以我经常会提到共同经历集体想象生命力、凝聚力。这些我们作为演出创作者所擅长的领域,一直都是我们探索的核心。

同时还想了解在技术上什么可行,需要什么。所以这更多的是关于用新工具创作伟大的艺术作品观众该通过什么方式欣赏?一个传统与技术相融合的剧院需要哪些数字化基础设施?如果我们创作在现实舞台、数字舞台展现的作品,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作品,怎样才能让观众更容易接触到它们?阻碍是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需要怎样的商业模式,合作形式和伙伴关系才行之有效?

第三,我认为这与影响力、道德感、公平性和受众群体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创作新型作品,我们如何使其更包容、更多样。如何在技术探讨中兼顾公共利益。我认为表演艺术行业在数字化的公平和道德方面有自己的使命,相反技术行业可能对此关注较少,我认为我们需要为此贡献力量。最后关于实现零碳,我们正面临着气候危机,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改变?如何改进巡演和工作方式?如何保持跨国对话和交流?现在有了这些新手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当然这并不等同于完全取消出行。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我会就此进行展开。

两年半前,当我加入英国皇家歌剧院,创建观众实验室时,我的梦想之一就是立即创作出一部能让观众真正感到置身其中的歌剧。引领观众进入,不是在舞台上也不是参与表演,而是真正进入歌剧的世界,音乐驱动、情感强烈,感受歌剧与身俱来的高强度情感体验。我有时会提到Gesamtkunstwerk这个词,这个德语词笼统地翻译成“整体艺术”。瓦格纳的很多作品都算这种艺术形式,把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所创造出的杰作。我的问题是:什么才是21世纪的“整体艺术”?显然一开始我也不知道答案,这是个问题。所以我开始寻求能解答的人,寻找遇此问题和我一样兴奋的技术专家和艺术家。结果就是我们制作了首部超现实体验歌剧《风浪骤起》。接下来我将播放一个短片,带大家了解这部作品。

当你踏上这样一段旅程,充满未知、困难重重。你需要周围人都能有创造和开放的心态。因此,选择合作伙伴至关重要。当我初见西蒙时,刚才他在短片里出现过,我就意识到,我找到了理想的技术合作伙伴。我们对无限潜能有着共同的憧憬。我们提出的问题能让彼此产生共鸣,主要是关于沉浸 叙事和感受方面的问题。我们拥有共同的热情。我们每次讨论,都让彼此更有动力。因此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在任何创新过程中,因为要不断尝试新事物,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所以一开始就要在艺术和技术上有共同追求,否则无法取得长远的成功。

因此我和西蒙把想法更加具体化。我们有幸通过英国政府“未来观众”项目获得资金支持。随后我们组建了主创团队。这再次证明,选择合作伙伴非常重要。我随即请来了舞美设计乔安娜·斯考切尔,我之前跟她合作过,她愿意设计各种规模的场景。她曾为沉浸式剧院,传统剧院,甚至体育场馆设计舞美。她曾为帕诺拉米克游戏公司策划开幕式,我认为她能为这个项目带来场景感。内提亚·琼斯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歌剧导演,她为传统剧院舞台以及户外场地,创作过许多大型歌剧。我看过她的一些作品,她总是非常注重建筑结构,以及布景的架构。此外,她还是学视频设计出身的。基于以上两点,我觉得她是最合适的人选。

萨曼莎·费尔南多是一位前途无量的作曲家。获奖无数。她已经在创作中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表达简直是个天才。我和她们都单独聊过,当然我也找过其他导演和作曲家。但是这三个人,就像西蒙一样,是最理想的。和我有着同样的热情和一致的观点。我觉得我们的交谈瞬间变得热烈起来。在歌剧创作过程中,能同时找到三位主创团队成员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开端。我觉得这正是我们想要的一位懂传统歌剧的导演,一位被广泛认可的舞美设计,还有一位作曲,因为音乐是一切的原动力。

我们认为从开始就一起探索和实验很有必要,脚本作者可以稍晚再加入。那时我们更清楚想要做什么或表达什么。所以一开始,我们的歌剧主创团队就和西蒙的技术团队一起探讨歌剧和虚拟现实技术,研究许多其他作品的同时思考应该保留哪些歌剧元素。我们认为,人声所带来的亲密感至关重要。我们希望观众可以有一段共同体验进入同一个空间,能看到彼此,正如短片中那样。我们也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许多研究,我们从团队的角度对个人好恶做出考量,帮助我们明确共同努力的方向,然后不断试错、不断地对演出效果进行调试与修改逐渐总结出正确和错误的做法,这确实需要时间。


我们想进一步了解观众。我对那些首次踏入歌剧院首次接触歌剧艺术的观众 十分好奇,当然我也很关注忠实观众的反馈。我们和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合作进行观众调研,我认为调研结果非常可观。这部作品扩大了歌剧艺术的受众。31%的观众此前从未到过英国皇家歌剧院。其中68%的观众年龄在35岁以下,是非常年轻的观众群体,它也让一些观众首次体验新技术。32%的观众此前从未体验过虚拟现实技术或其他形式的沉浸式技术。其中很多人是英国皇家歌剧院的常客,有不同类型的观众群体参与其中,我们非常兴奋。我们希望吸引新观众,同时也以一种新形式向忠实观众展现他们深爱的艺术形式。

这部作品在今年5-6月刚刚与观众见面。鉴于它在媒体和观众中广受好评,我们正在制定巡演计划,我们将开启一场没有演员的巡演。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只需要长宽各10米的狭小空间就够了,连舞台都不需要,这太令人兴奋了。可以设在公共空间或者购物中心,甚至在公共区域中进行临时搭建。于我们而言最激动人心的是它的创作过程与众不同,巡演方式也将与众不同,在不同的地点与观众见面。


英国皇家歌剧院

英国皇家歌剧院拥有两家世界顶尖的艺术团体——英国皇家歌剧团和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在全英乃至全球促进歌剧和芭蕾事业的良性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剧院不仅注重经典杰作的新诠释,更全力创作新作品, 重视优秀人才培养和创新理念的发展,并大力投资剧院建设。

培养新受众是英国皇家歌剧院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培养和发展观众,歌剧院不仅创新营销手段,还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扩大影响。对于歌剧团和芭蕾舞团来说,新作品一直是演出策划的核心。在过去的15 年里,他们演出了超过35 部新作品,并计划委约优秀的作曲家们创作更多新作品。

英国皇家歌剧院已有非常成功的青年艺术家项目,支持世界各地的才华横溢的年轻歌唱演员的事业起步。英国皇家歌剧院的学习和参与项目日益增多,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受益于此。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拍摄和传播团队为演出在多类媒介上的传播提供支持。每个演出季都会有14 部剧目在全球影院放映。夏季,演出还会在公园等地的户外大屏上免费放映。此外,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上都能欣赏到皇家歌剧院的演出。



文字整理:零零玖

摄影:王宇景 秦孟婷

责编:成海 零零玖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