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台互动的展现


首先,很多人都在谈数字经济,但是没有说得很清楚到底什么是数字经济,跟信息经济是什么关系。客观地说我在喜马拉雅开了《5G新机遇60讲》的课,5G来了,物联网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也在宣传部门工作过,舞台上那么多道具,那么多布景,那么多服装,以及人员的管理方面,可以用数字化技术非常有序地进行调度,但这并不是数字化最主要的方面。

其实舞台的展现形式就是互动,我们可以跟客户互动,但是随着网络发展在互动过程当中,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在演出的时候,观众在底下不断照相,拦都拦不住,这样的情况在很多艺术场景都有所体现。我曾经给中国美术馆艺术委员会主任胡伟教授提出建议,何不做一个二维码呢?通过扫码将具体信息图片收入囊中,是通过它的社交网络帮助主办方进行传播,不要影响演员演出情绪。可以给观众一些渠道,这个渠道一旦建立,你就跟观众之间有了一个网络的连接。其实就可以不断地向观众推荐新的演出,包括演员们对这场演出产生的一些互动。



线上线下的结合,台上台下的结合,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艺术的模式,这些东西都与数字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谈谈数字化源自于信息化,信息化的进程开始于60年代美国大型计算机的出现,70年代小型计算机的出现,80年代个人电脑,90年代桌面互联网,2000年手机上网移动互联网,2010年云计算大数据和我们现在热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和5G技术深度融合,我们叫做智慧地球。在发展过程当中,80年代初期有一个著名未来学家叫托夫勒,发表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人类经历了两次文明的浪潮后,正在进入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是农业文明的出现,因为人类开发利用了物质资源,有了铜器和铁器,开始进入农业文明时代,有了市场和货币,在那个时代我们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区域。但是很快我们落后了,我们落后在第二次浪潮,工业文明始自于英国,由于英国积极拥抱了工业文明,它一举成为日不落帝国,殖民了世界1/4的国家,中国在1840年的一场鸦片战争才知道古老大国已经弱不禁风。


二、信息的资源差


托夫勒指出,人类发现新的资源叫信息,然而不是所有信息对人类都有用,把对人类的有用的信息叫做知识,但是每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开发了新的劳动工具叫网络。曾经在艺术界,西方发达国家有一种眼动仪是坚决不能向中国出口的,眼动仪带上以后可以用来看电脑、看电视、看手机,可以采集每一个客户个性化需求。是某个色彩能够引起你的关注,是某段文字引发关注,还是出现这个人物能够引起你的关注,它都可以进行采集。西方国家在设计很多具有视觉效果的场景的时候,都是会非常注重客户的反应的,与传统舞台方式不一样。



大多数演员都喜欢出演舞台剧,因为可以和观众有直接互动,可以有更好地发挥余地。但是用技术产生互动,你输出了什么东西,网络的技术可以让我们轻而易举获得这些信息。

舞台的变革应该是有更多方法跟观众互动,比如说我们希望他静静在场上看我们的演出,不要干扰演员情绪,但是又想要拍照怎么办?可不可以有一个二维码扫一下就可以获得主要的剧照,能马上发到朋友圈,它发到朋友圈就是在给我们做推广,一分钱不用花给你的演出推广,也不会干扰到我们,同时也建立了一个渠道,他关注了小程序微信公众号,你就可以不断把新的演出信息推给他。所以互动变得非常重要,网络技术将来一定会解决艺术家跟大量观众之间的互动,会解决大家的需求。

其实很多艺术家都想了解社会热点是什么,大家关注的东西是什么,网络可以帮助你做这件事。之前我在五道口金融学院上课,有比较著名女演员邀请我去了新燕莎中心地下二层张艺谋导演投资的体验中心,我去后最大感觉就是太炫了,VR的沉浸式场景,包括可以扮演成普罗米修斯电影中的角色,互相用参与性的,有AR场景,还有人在现实场景中的运作,都非常的酷。但是最大的问题跟网络毫无关系,每个人都要花几百块钱到现场,成本多高?一次容纳多少人?而且好多大学生都不知道有这个地方,这就是传统艺术界一个非常大的瓶颈。

但是怎么借助网络把我们推广出去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舞台的展现形式可以用网络技术处理。世界前十大上市汽车企业排第一名,资本市场估值最高是特斯拉,但特斯拉是亏损的,是靠补贴活着的,它的汽车板块也是亏损的,但是它的市值超过了排在他后面9个汽车企业市值的总和,包括奔驰和宝马,传统车企就是研发、中试、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的闭环,它却要跳出这个。特斯拉被称为汽车行业的苹果,它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只是没有找到这个数据变现的方式,比如说马云找到数据变现方式,用金融服务来把他采集数据变现,马化腾找到变现方式,可以给你精准推送你喜欢的游戏,挣一点卡费和广告费。今天特斯拉还没有找到变现方式,有人说他正在颠覆保险业,因为每个人驾车习惯不一样,开车里程长度不一样,喜欢闯红灯还是特别慢的开车习惯都不一样,保险公司梦寐以求想知道每个人个性化需求,今天特斯拉的数据完全颠覆传统保险业,一旦颠覆将重构一个社会的生态,数据才是它的核心资产,因此,特斯拉是绝对不会给你它的数据的,就像你跟一个地主要他的土地,他是不会给你的道理一样。

今天为什么谈数字经济,简单地说托夫勒指出,工业文明的特点是我们发现了一种资源叫做能源,因此开发了动力化的工具,这种工具的特点只需要人操纵它,并不需要人的力量驱动它,让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地提升,有了蒸汽机、电力、机床和汽车这样劳动工具。而今天信息文明使得我们为了获取信息开发了网络,于是被信息海洋淹没,周围充斥着信息,真的假的,对的错的都有,开发了计算机加工处理提炼这些有用的知识,未来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是它运用网络和计算机的水平,就是你的信息化水平,如果说你拒绝拥抱信息化,你将被别人降维打击。


我们看到工具在变化,反过来讲,早年我们研究工具的变化,在传媒领域比如说舞台剧很早就有,歌剧、话剧,后来我在西方留学时知道别人请你看歌剧、话剧的时候你一定要穿得非常正式,因为舞台剧是一个社交场所,女士要化妆穿晚礼服。后来大家觉得下班回来挺累的,还要正装去参加社交有点累,慢慢出现能不能把剧院搬到家里的想法,于是出现了电影和电视,电视机出现很多人以为会把舞台剧替代掉,其实没有,我们发现艺术形态会并存,但是必须知道我们怎么才能生存下来,这就是舞台剧最大的挑战。

当时电视出现以后,工具变化了,好多人说,应该是放歌剧,应该放电影,但我们可以坐在电影院两个小时一动不动,却不可能坐在家里一动不动两个小时。后来有一个叫P&G公司,他提出一个想法,把电视台周六周日时间段买下来,我给你钱,我为电视打造适合在家庭看的电视剧形式,20分钟一集,每一集期间插播10分钟广告,P&G是做肥皂起家的,当时大量的广告都是洗衣服肥皂,洗澡的肥皂,洗头发的肥皂,至今欧美人把电视剧不叫电视剧叫肥皂剧。我们今天看到这个手机的碎片化应用,我们会发现短视频为什么流行,因为人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碎片化,这就对传统的舞台的形态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其实我们生活中是需要这些艺术的滋养。

三、数字经济跟信息经济有什么关系?


我们通常说数字经济是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又叫后信息化阶段,数字化阶段目标是什么,要开发出一种新的劳动工具,这种劳动工具既不需要人的力量驱动,也不需要人操纵,所以出现了很多无人的,自动驾驶,无人机,黑灯工厂,工厂里没有人了,人从系统中退出来了,机器靠传感器工作,由于数字化的工作方式,有人说你这就是智能化,不就是智能制造,是的,数字化就等于智能化,所以现在有些人叫数智经济,为什么不叫智能经济?这是智慧地球,干嘛叫数智经济,因为站在不同角度,站在劳动工具的角度工具将智能化,站在要素角度,农业文明要素是土地,地主家最有钱,因为他家土地最多。工业文明要素是什么?是矿、油田谁最富有,沙特阿拉伯不毛之地突然间工业文明来了,底下生产石油,一下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而数字经济时代谁最富有,谁掌握了数据谁说了算,什么东西帮我们获取处理加工数据,网络和计算机。

无论做什么样的舞美,一定要知道一个前提,最终艺术行业的成长,能够跟其他艺术展现形态最大不同的是你所掌握的观众数据,观众的数据它的偏好,这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


中国走向数字经济从2016年20国集团杭州峰会以后中央领导定了调,以后叫数字经济,习主席很多讲话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最重要的是带来一种新的要素“数据”,但它是通过你的各种数字技术的应用,比如说戴一个3D的眼镜看3D的电影,我们在这里面加入一个现代眼动仪,不需要把仪器装在每一个眼镜上,只要采集的东西装在眼镜上,如果用了5G宽带,5G有几个特点,每平方公里100万的接入,所以可以采集数据到后面数据中心处理。

第二,它能做到增强移动宽带,网速可以做到100倍,一个1080P高清视频,一个小时数据量10个G比特,用4G下载要100多秒,5G只需要1秒钟,但现在做不到,5G刚刚开始,我拿手机在校园里的5G网络里测试是十几秒,提高十倍是有的。去年秋天我的学生在国际电联通过的R16标准中,用毫米波环境可以做到7秒多,又提高了一倍,这个东西可以让三路高清视频到一个手机中合成一个裸眼的3D没有任何卡顿,它会非常流畅,但还支持不了今天人们讲的元宇宙,将来舞台剧一定大量场景用的元宇宙,所谓元宇宙源自于美国人以前提出的CPS,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信息空间打通。现在有一些中国的文创的产业在做,可能最早隐约看到各种叫印象的,张艺谋导演做的那些,在西湖印象中白娘子许仙再演着演着飞到天空上,但是很多是录播,不能直播,要做直播,需要六路高清,还要实时没有任何卡顿,但这个东西要求6G的技术,现在5G做不到,5G做到三路高清不卡顿没有问题。

随着技术进步,舞台可以是真实演员场景和虚幻场景相结合,现代人可以跟古人对话相互交流同台演出,一个婚宴场所可以让周杰伦和邓丽君在这唱歌。也可以为了鼓励一个小女儿买这件衣服让她穿上这件衣服走T台,跟她一起走T台是一个著名的名模。

我们可以在全世界不同地方同时做一场演唱会,去年5G的应用好多人做这个,5G有一个特点1毫秒时延,几乎感觉到我们不是在同一个场景下,大家想象,以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舞台剧,一个演员飞机晚点了,有没有可能在那个地方跟我们演这场剧呢,这个场景给我们的想象力,因为1毫秒时延是什么概念,拿一根针扎你的手你感觉疼痛10毫秒,5G传输速度比人的神经快10倍,你几乎感觉不到他们不是在一个地方。这些技术发展带给我们想象空间,它帮助我们采集大量数据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呢?出现了很多的网红,互联网变成一种草根化,这个东西也是跟我们的舞台明星化、集中化的模式相互对立,我们怎么发扬我们的长处,所以我们说舞台的这种革命一定是让大家在手机上,在草根文化中得不到的东西,这才是我们应该去立足的东西。我们看了很多这些网红,其实有很多人中学没有毕业,就有几十万的粉丝这就是草根化。



谈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几年前应中国人工智能协会邀请谈人工智能的问题,很多人说未来的人工智能将会替代很多人的工作岗位,消灭很多的工作机会,这里面罗列了很多职业,而唯独没有艺术界的人,文化艺术绝对是机器替代不了的,所以文创产业将是未来的朝阳产业。但是这个产业一定要拥抱数字化。那有人说文创产业自古以来就有,服务业自古以来就有,有人问我说,人都下岗了,生产的东西买不起,我说你说的问题经济学一定能解决。因为在工业文明到来的时候一个人看着一台机器顶了10个工匠干活,大量的人下岗,下岗的人挣不到钱,生产东西再多我买不起,所以经济萧条通货紧缩,一战、二战、世界大战,可是后工业化时代没有发生世界大战,尽管各种冲突不断,各种危机不断,金融危机,为什么没有?因为下岗的人找到就业领域,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什么西方人工资高,一个人看着机器顶着10个人工作,挣了10个人钱,一个星期从休一天变成休两天,一年有了一个月假期会干嘛,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那些开服务业的人,比如做民宿、酒店、餐饮挣到钱,国民收入二次分配。那些挣到钱的人把他们的钱消费到这,让服务业的人挣到钱。西方越发达的国家服务业比重越高,工业化程度高,替代人多大量人走向服务业。

曾经我的好朋友音乐人小柯问我,你在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区块链,这个东西可以保护版权吗?区块链可以保护版权吗?我说能,区块链可以保护任何数据资产化,资产数据化能够做版权的保护。我举了一个先生说法的例子,两个中戏毕业的女生上海人回到上海在网上开了一个无厘头短视频叫Papi酱的节目,这就是那些小网红会火。但是在前不久起草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时候特别强调,我们当然希望这些文创产业是正能量,不要吹牛皮、出洋相、很暴力,现在应该引导它,它有两个战略意义,一个吸纳大量就业人口,一个拉动国家信息消费,这个领域变得异常重要。

我到厦门参加金鸡百花电影节提出了首先信息科技的应用是艺术表现手段的变化,包括他们电影节特别关注无人机拍电影,用更多的上帝视角去看,现在好多搞摄影发现更多人用上帝视角拍摄,但是今天大疆这样无人机没有办法融入今天艺术展现,不是说它不行,它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无人机的厂商,但不是数字经济产物,每个无人机底下需要跟着一个人,而且你所有高清视频图像必须把它收回来才能拷出来,因为用一个Wi-Fi热点控制它,如果无人机用5G赋能,加一个5G模组彻底变化,可以4K高清直播,将来不排除舞台剧中有一些直接从场外场景映射到现场的能力,它就可以直播,很多人想知道球场外面,演唱会外面,舞台外面还有很多等票的那些人干嘛,这种都会出现。更重要一个机器可以用软件控制,甚至在异地控制,如果有了网络叫非控平台。美国人在前年用卡塔尔军事基地一个飞控平台控制了远在巴格达无人机,猎杀了一个伊朗的将军,这个东西绝对不是用无人机底下跟着一个人在控制,人根本不在一个地方,需要5G网络赋能。说起来这些东西包括眼动仪网络的应用,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彻底改变艺术展现形式,把它作为工具。



但是一定要知道,当你用了这些工具,最大附产品就是你可以轻而易举采集数据,数据的分析整理、利用将是你最有价值的地方。比如说如果我们不要让大家拿着手机在场上对着演员老在拍,我们给你一个二维码你扫了以后这个剧照都在上面,它有可能说这个演员拿着包我要买一个,这在国外已经有人在做这个。把艺术演出扩展到更多商业领域,这个演员拿的道具哪有卖的,我这就能卖,现在有很多朋友做商务不懂艺术,他们老说特别有人缘的演员,有很多粉丝的演员,那些追星族跟着他们,有时候拍完他们想知道他身上穿的衣服哪有卖的,你就可以延伸,有时候我们叫好不叫座,艺术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艺术造诣非常高,很难得到经济上的回报,但是把一些商务的运作做进来,我们有非常多的空间,包括在场景上的展示对文旅产业有很多推动作用,不用到现场,在这个场景可以看到很多美妙的奇山大川。

一定要注意技术的变化,讲一个例子,这是我一个朋友,大前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世界消费电子展上看到一个眼镜,平时沉浸式的戴一个头盔,头盔上除了眼镜脑袋相当于笔记本电脑,每秒5000次浮点计算的计算器,生成一个一个图,可以做沉浸式的播放,比如说我要选择南极,一戴上头盔不在这了,抬头南极的天,南极的企鹅、冰川等等。但是戴着这个不能上大街,如果上大街,人家一以为你外星人,现在把这个东西解耦放在你包里,中间有5G通讯,不会卡顿,不会信号慢,大带宽,生成图像,这个人在街上散步可以带着,美国人开发这个东西,这个女士在路上走看到前面一个著名演员过来,穿着衣服垮着包非常好,她在他的身上停留了三秒钟,这个眼动仪捕捉到她对他的这身打扮感兴趣,立刻自动生成一个这个衣服你自己穿上什么效果的图在眼前晃一晃,哪有卖的,卖多少钱,她一看我想要,再一眨眼扫她的虹膜支付了,回到家东西送到她家了,如果有了这个东西,以后不叫跺手族,该叫挖眼族。



最重要个性化直播,对我们将来产生很大的思考和挑战,工信部上一位部长在退休前曾经有一次讲话,说未来个性化直播是非常重要一种场景,当时他指的是日本人本来想在东京奥运会做这个,以前我跟白岩松做《新闻1+1》5G节目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我说个性化直播,他确实感觉到会改变演艺界,他讲了前年春晚,我们在长春和深圳做了外景点,过去拍足球赛需要铺一个轨道,跟乒乓球赛不一样固定的机位。那个守门员把球掂起来一脚开到全场,机师就必须拉着摄像机跑到前面,还跟着俩小孩,一个拽着信号线,一个拽着电源线,他说我在看到他们的外景地机师身上什么线都没有,因为摄像机现在可以导这个电池槽,腰上别着一排充好电的电池,装5G的模组,5G模组可以把4K现场高清传到数字广播车上,车直接上数字广播卫星,这样可以自由在场景中,日本人当时说我在东京奥运会足球现场放八个机师不会把线搅在一起,他们可以随意捕捉,这个人盯着C罗,那个人盯着梅西,那个人盯着守门员,那个人盯着裁判,我们说很多人一定要到现场,跟球迷那一块呐喊,如果你坐在犄角旮旯你是不是看的效果很差,还不如家里看电视,但是我就要这个氛围,将来一定用这种科技手段把观众吸引到舞台上来,但是哪怕在一个角你可以看到你想看的演员的特写,因为有专门机师对着它就是你喜欢的演员,它可以做大个性化直播,如果这个再往下走,坐在现场的人都可以直播,每个人拿出5G手机做直播,有一个导播平台,别人可以选择。当时白岩松问我说,说吕老师这个不行,这个国际奥委会不同意,国际足联不同意,转播拍卖费找谁收。我说白岩松你知道电视转播这件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以前体育赛事转播都是柯达胶卷厂商赞助,一直到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奥组委主席叫尤伯罗斯他提出了拍卖电视转播权的方案,当时还有很多人反对这个方案,认为太商业化,但是萨马兰奇力排众议,否则全世界的人等奥运会结束之后看纪录片,现在可以身临其境看现场,我们可以让运动员非商业化、非职业化,但是一定要拥抱信息科技,改变我们的体育传播模式,这样的话会有更多的受众,更多的人热爱体育运动,他立挺这个方案,所以从1984年开始体育赞助主要来源是电视转播权的拍卖,今天5G和6G的到来,每个人都有可能拿出高清的直播,可以从他喜欢的角度给他的粉丝群专门播谁,不用你拍机师了。

但是国际足联和国际电联会同意吗?当然会同意,他的商业模式是你的东西转播我怎么可以看到,但是有一个导播平台注册承认,我挣的所有钱给国际足联和奥委会交一半,有人看我这个,当时选择东京奥运会有一个模拟场景在上海演示,辽宁电视台做的,我说我要看足球,两场你选哪场,选葡萄牙对阿根廷,有那么多场景看谁,看C罗,C罗又出了很多场景,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显示信号好的要付钱,这是5G手机做直播,这是个人直播,我点了这个,出来二维码,扫码交1块钱就可以看了。那一天有10万人看了他,他用了5G网络特别流畅,位置特别好,也许他可以挣10万块钱,但是国际足联说你要让我从导播平台导出去,有人付钱可以看到,你必须交5万块钱给我,你自己剩5万。后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交流的时候,他们说我们愿意用这种方式,否则我们很多传播被某些很好媒体控制的,广告是人家挣的,他也挣不到钱。我们不要限制用VR、AR、元宇宙宇宙的方式重构这个场景,一定是一个方向,在激烈自媒体发展过程当中,怎么把观众拉回到舞台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里面有很多专家后面还要讲,包括那位专家也讲了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更需要注意的两点,一个是这种网络数字化技术如何颠覆传统的艺术行业运作模式;第二我们未来的商业价值如何发挥出来,我们只要有非常好的回报,可以做出更好的,我们的演员也有回报,演出团队也有回报,有更好的经济的补偿,这样的话可以有更多的创作欲望。

总之,我认为这场数字化革命正在把我们带到一个非常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中国和美国走在前面,美国比我们先进,相对而言日本和欧洲落后于我们了。我们有好的互联网公司,有好的设备制造商,因此有责任和义务,为了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把它深入用到新的领域。我一直坚定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朝阳产业,尽管这是古老产业,作为未来支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应该做产业化的运作,这是拥抱数字经济的必然。

最后给大家一句话,今后十年是社会数字化转型十年,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文字/图片来源:吕廷杰

摄影:王宇景 秦孟婷 牛小北

责编:雪祺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