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推进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剧目创作和前期筹备工作,陕西省舞台美术学会与北京《演艺科技》杂志社携手,于1月25日在西安古都新世界大酒店联合主办了“演艺科技与艺术融合(西北区)高峰论坛”。来自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舞美学会的正副会长、灯光师、音响师、舞台美术师、剧院团管理者、演艺设备企业家、工程商代表以及国内知名演艺设备制造企业代表,共两百余位嘉宾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演艺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陕西省舞台美术学会陶隆会长在致辞中说,即将在2016年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是陕西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目前,全省上下都在为这项文化盛事进行各项准备工作。陕西是一个文化大省,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厚,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推出了许多优秀剧目,但是,陕西的舞美创意特别是演艺科技与艺术融合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虚心向兄弟省市和专家学习。陶隆表示,本次论坛邀请到了高广健、孙天卫、马昕、刘志新等国内著名的四位舞美专家演讲,必将对提升西北地区舞美工作者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水平,推进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筹备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应邀出席论坛的四位演讲嘉宾均为国内著名的舞美专家,作品丰硕,风格鲜明。空政文工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理事孙天卫以“现代舞台 科技保证”为题,围绕舞台灯光、视频一体化的发展与应用,结合舞剧《红梅赞》、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等案例视频分析,生动地阐释了灯光设计、舞美设计与创新性技术的完美融合。

 

中国煤矿文工团音响师、录音师、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马昕,围绕“演出中的音响设计与实施”的主题,详细介绍了扩声系统的重要性、演出前的准备工作、进场安装、线阵列音箱组合方式、舞台监听、系统调试等内容,并结合最新的案例——2014年APEC宴会厅及文艺演出,重点阐述了演出中声音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实验室艺术总监刘志新博士的演讲以“新媒体演出艺术创作实践”为主题,从新的演艺观念、演艺形态、演艺语汇、交互体验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新媒体演出艺术创作的思考,并展示了墙幕立体投影技术等先进音视频技术对演艺创作的提升。

 

 

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高广健的演讲以“舞台美术设计的构思与呈现”为主题,通过解析歌剧《图兰朵》、《魔笛》、《赵氏孤儿》、《洪湖赤卫队》、京剧《天下归心》等案例,阐述了传统性、现代性和设计者个性的有机结合,保持艺术与技术互动的张力,科技元素给舞台美术带来的新创意和新手法等方面,辅以剧目分析,做了深刻而独到的探讨。


四位专家结合自身参与的多项演出案例,阐述了他们独特的设计思路和开放式的创作理念,介绍了国际先进的一些演出经验,现场演讲与视频播放结合,形式生动,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这是陕西舞美学会近年来组织的一次大型舞美学习交流活动,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会员反映,能现场听到这些国内一线设计师的演讲,十分难得,他们的设计理念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