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乔,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广东舞美研究会会长
“空”的静默话剧《威尼斯商人》舞美札记
如今,在散澹纷繁的戏剧背景下,又有几人能常缅怀于世界名著经历几百年的递嬗呢?
又,在浮嚣的尘世中,在欲念横流的今日,还有几人去聆听名著给我们带来的思想洪流呢?
潜静下,导演王筱頔作为戏剧人,任其史观变幻仍以独引其间的端然之心,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搬上舞台。名剧的排练,不仅提高了戏剧人的精神向度,更况,在缺失世界经典剧目几十年的广东,重新点燃起对世界名著的微光。
话剧《威尼斯商人》的表现形式不是简单的序列和随意的模仿。幻觉的视像在思维中已渐远,仅存的只是共同还原莎剧最朴质的戏剧本体追求。面对此剧,导演的阐述已明确:再现莎翁的精神品质,并将这一品质以“展示”的样式重新唤醒观众对古典美学的回归。
《威尼斯商人》舞台形式是“空”的空间,呈现的仅是一条横线、几组圆弧而已,然而这并非是有意抗拒物质空间,也非刻意间离了时间、地点、事件的戏剧发展的特殊规律。
对设计者而言,有节制地选择素材对于舞台的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摈弃直接图解式的方法,而寻求一种作为不在场的设计师最终要设置的“表达语境”以及一个可感知的戏剧联结点。这“表达语境”将简约的感性和灵动的气韵以连贯重组的方式诠释此剧的当代审美观。它不仅间接地触发了观众的无限思考,更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极强的理性感悟,甚至,框定出舞台与剧场之间的空间维度。
本剧的空间设计理念在戏剧中是一种静态暗示而非表演。
横线——以其理性的姿态构成空间的次序感。
圆弧——以其感性的勾勒唤起视觉的暗示性。
两者的并置与重叠,将三维空间转换成二维平面的可能,并对“空”的空间做出概念引证。此横贯于舞台后区的横线,通过一种直接甚至略带夸张的姿态形成幕与幕之间的更迭。忽上忽下,忽斜忽平,曲直结合,错落变幻,从视觉上,这是一种“空”的静默,它们的形态似乎没有色相,祛除欲念,甚至不具备戏剧意义上的紧张感和冲突性。它自然地随意姿纵,简略而过的颟顸一笔。
诚然,这一理性与感性相间的一笔既无法穷尽也无从清晰地归于系统。但在《威尼斯商人》的戏剧空间里,它具有棋横天下阔的意念,赋予了空间的持续性和扩展性,同样也承载着话剧《威尼斯商人》的整体舞美样式。
我愿探触设计思维的风险,不畏横贯舞台的“一笔”。
季乔
2014-5-2
舞美效果图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