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这次讲座的内容是讲述四个戏的舞台灯光设计,而这四个戏恰恰又是从去年12月开始至春节前做的四个戏,我今天把这些戏拿出来针对每一个戏大概的舞台样式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昆剧《牡丹亭》
中国传统戏曲写意风格审美情趣的极致体现
舞台空间概述:把剧中规定的日常生活环境处理在有限的舞台前区,而把大面积的舞台中后区作为园林的空间。这种局促与豁然,黑与白的效果,将剧情规定中两部分重要场景并置。再辅以梅、漏窗、亭台一角、太湖石、残荷、栏杆、窗框等能够代表园林特征的视觉元素,重构舞台上的园林。
空灵的舞美设计是演出一大亮点,舞台被分为前后两个空间,前面以暗色为主的空间上演了杜丽娘写真、柳梦梅叫画等场次,而以白色为基调的后部空间则象征南安府后花园,演员在此演出游园、寻梦、叫画等场次。下半场柳梦梅拾画之时,舞台上出现的几株残荷体现了园林荒废的景象。
灯光设计理念:在简约的舞台空间中通过舞台灯光的丰富变化展现不同的场景及情绪的过渡。
细节:1、简约的纯白舞台空间对布光的极高要求。
2、舞台空间层次的体现。
3、色彩的把握。
4、在简约风格的大前提下尽量避免视觉效果的雷同化现象。
这是去年12月份跟北昆的合作,舞美设计就是刘杏林老师。这是观众进场的一个画面。舞台的前部是一个现实空间,后面是一个园林空间,游园、寻梦、拾画都在后区表演。在前区接近三米的舞台中有一个黑框,这个框里基本上演出的是现实空间,后面则都是白的。舞台高度12.5米,可以前后移动。
在舞台空间通过舞台灯光的丰富变化展现不同的场景,比如情绪的过渡,就是光的应用上制造一种梦的感觉,跨度比较大,在现实空间过程中则大量是白、灰色。纯白的舞台对光的要求特别高,我们在舞台上大量应用一些电脑灯,由于电脑灯的光圈比较硬,不是太柔和,对我们灯光在这样一个景里布光有一定的难度,好在这次我用的是浩洋的一款摇头灯,相对而言它比较柔和,所以在景片上应用过程中相应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在白墙的景物里我们大量在景上用光的过程中更多要用一些泛光,有时候要通过一种间接的反射,或者地板的反射,所有它的柔和、明暗过渡相对好一点。
在这个戏的呈现过程中,刘杏林老师在整个合成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特别在排景、排光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多指导作用。因为在这样一个单纯的白颜色背景中,这个戏我们不想大红大绿地用色不想太强的对比,希望在比较简约的景物里,色彩的选择要高雅、时尚、纯粹,用色尽量单纯,没有太多的对比。在单纯的颜色里明暗变化比较讲究,特别是景片上色彩的变化要求高一点。
在演绎过程中,如果长时间都是白色调子在欣赏中也会带来一定的审美疲劳,我们在梦境中追求一些色彩的变化,但不过于浓烈,讲究细微的变化。在现实环境中都是用白、灰和灰兰调子追求明与暗的控制。灯光设计某种意义上来说跟舞美设计的整体审美情调、视觉感受要完全一致,否则在这个戏的创作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困难。我们在合作过程中这一点我们处理得比较好。
主创人员
总导演:曹其敬
导演:徐春兰
舞美设计:刘杏林
灯光设计:周正平
服装设计:蓝玲、张颖
京剧《丝路长城》
舞台美术样式的完整呈现
舞台空间概述:以“朴素”、“简约”为主打思路,在尊重京剧艺术本身审美的基础之上,进行具备多重可能性的后期发挥。而剧中最具有特色的布景道具堪称是三块大幅幔帐,利用巧妙的垂直、折叠、翻转等手段,让它们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进而完美烘托出故事情节的层层递进。
灯光设计理念:舞台灯光如何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保持舞台美术样式的完整性并对其进行强化。
细节:1、舞台布景与舞台灯光对物理空间需求的协调。
2、寻找舞台美术样式中的核心元素进行视觉强化。
3、利用好有限空间中的每一个角落并注重对灯具的选择。
京剧《丝路长城》这个由戏国家大剧院和国京剧院联合制作,在国家大剧院属于一个比较重视的戏。这个戏的舞台美术和前面截然不同。从灯光的角度重视体现舞美样式的完整,因为它整体视觉呈现舞台上基本完成了,不需要更多的灯光在景上做太多的变化,舞台上有几块大的帐蔓把整个舞台空间占满了。在我的戏曲创作实践中这两个戏都是我在以前没有碰到过的高度,灯具都装在12.5米以上。
它把舞台空间两侧墙面都封死了,在这样一个舞台样式里,灯光施展的空间有很大的限制。从这个戏的舞台灯光设计的追求来说,要考虑舞台灯光如何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保持舞台样式的完整性,并对其进行强化。这个戏的用灯我用一句话概括“见缝插针”,要把可能的空间和角度都珍惜应用,因为在上空和侧面都受到极度限制。
舞台美术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并不是灯光在这个戏里一定要发挥到什么作用,能够把舞台美术元素完成,在这个戏里表现地相应少一点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个戏布光侧面和顶部都受到限制以后,要大量靠正面光照明,而演区顶部和侧面灯位受到限制后肯定会造成人物与景物的立体感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尽量寻找在背景处理上和侧面四个门洞上去强调,在景物中处理好视觉焦点,并选择好合适的灯具,这是很关键的技术问题。
主创人员
总导演:陈维亚
导演:孙桂元
舞美设计:高广健
灯光设计:周正平
京剧《锁麟囊》
戏曲艺术核心价值的强调与突出
舞台空间概述:传统京剧舞台空间结构,简约的舞台布景,给演员表演留出足够的舞台空间。
灯光设计理念:探索京剧传统演出样式的现代表现手法。
细节:1、使观众的视觉焦点回归传统。
2、用光方式回归传统。
3、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改进传统。
《锁麟囊》这个回归戏曲本体,舞台空间运用传统常用的造型元素,像屏风、帷幔等。光上把舞台打得透亮,让观众在欣赏演员的过程中没有死角,到哪个地方都是清清楚楚,在戏剧演出过程中灯光稳定不变化,只有场景变化时灯光才进行时空处理,彻底的回归戏曲艺术以演员表演为主体的艺术样式,让观众充分欣赏张火丁精湛的表演。
主创人员
导演:周龙
舞美设计:刘鹏
灯光设计:周正平
音乐剧《十年》
舞台灯光视觉表现力的极度张扬
舞台空间概述:将舞台上的吊杆、灯具等融入到舞台布景中,与钢结构框架和管道等一起成为舞台空间的表现元素。
灯光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舞台灯光在空间异化上的独特表现力。
细节:1、音乐剧的频繁场景、情绪变化对舞台灯光的要求。
2、舞台灯光的造影能力在空间异化中的作用。
3、利用舞台布景呈现特殊的光线效果。
音乐剧《十年》由杭州剧院和太原歌舞杂技团联合制作,讲的是一些北漂年轻人创业,在一个地下室的故事。从灯光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加强视觉的表现力,希望灯光在这些方面有所表达,在空间的视觉感受上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舞台上就7个盒子,空中有一道水管,舞台后区有一个平台,整个舞台元素很少,演区里很空。音乐剧的表现对我们灯光的要求也很高。在前面有几分钟纯粹的音乐表演,也没有演员在舞台上舞蹈,我跟导演商量决定,把所有剧场的吊杆都放到地上,在这三分钟音乐过程中由灯光进行表演,同时吊杆也进行表演,导演非常认同,我们就这样实施了,效果不错。
这个戏从灯光的角度来说,充分体现了灯光在空间异化上的表现。在具体细节上,因为音乐剧的频繁场景、情绪变化,对灯光的要求也很高。舞台灯光在造型能力、空间异化中要起到很强的作用。灯光要利用布景呈现特种光线效果,要利用它本身的造型元素通过灯光的投射制造一些影像。两边的盒子边上是一个塑料膜,通过铝合金的边框处理反光效果产生细腻的变化很丰富。
总结:
1、舞台灯光的设计创作需要有针对性:灯光的表现力并不是在一个戏里全部体现,而是要根据一个戏本身的特点和内容等寻找合适的手段和方法。
2、舞台灯光的设计创作需要更讲究其精致性:科技的迅速发展使舞台美术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并且在舞台艺术中占据越来越重的比例。而在舞台演出过程中,舞台美术的技术呈现往往痕迹太重,对观剧的流畅性和舒适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3、舞台演出样式应更具多样性:演艺空间的局限制约了演出样式的发展。统一化的剧场建设在方便了戏剧流动演出的同时却也限制了戏剧演出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