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景中,我们将会看到渣滓洞环境意象化的特征,也会看到经过意象化加工的“歌乐山”背景,提示我们事件发生的背景,也带给我们沉重、压抑的感觉。同时我们也将会随着剧情看到黑暗中的“一线天”,看到黑暗中的希望。
▲对光对景中的刑讯场景之一
与传统戏曲剧目不同,与其他艺术门类剧目不同,《浴火黎明》是一部新编现代戏。伊天夫想要创作的是“符合戏曲艺术特征的空的空间”,他强调说,这个空,不是没东西,而是用极简的方式去构筑舞台。
传统戏曲舞台是非常抽象的,场景都在演员的表演中带出来,例如《女起解》中苏三和崇公道是通过程式化动作来展现进出监牢。而《浴火黎明》是一部现代戏,舞台中需要加入必要的元素或道具,来为演员们的表演提供依托,同时也不会太过具象而失去了戏曲写意的特征。伊天夫说:“要概括、提炼,要戏曲化、自由化”。
例如演员们身处监牢铁窗之中,不会具体到真的制作一扇铁窗,舞台设计运用现代技术,用灯光制造出铁窗的光影效果,展现特定的环境,道具“此时无窗”却感觉“胜似有窗”。
“空”也尽最大可能为演员们的表演留出了发挥的空间。这部戏中的场景转换很多,这样“空”的空间,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通过光影、背景等元素的变换,更为灵动地实现场景的转换。
另外与传统戏曲不同的是,《浴火黎明》的灯光设计也很具有现代感。在保证演员的表演照明的基础上,还会加入气氛的烘托和对造型的塑造。
伊天夫说,如果人物缺失了特定环境的氛围,人物的性格、成长也更难展现。这次运用的特殊效果光,是紧紧围绕着场景展开的。
例如“歌乐山”背景,不仅能展现出山的形象,也能够通过光效的变化来配合演出的需要。又例如在刑讯场景,设计有“炉火”的特殊光效;用电脑灯和图案片做出投影效果配合揭示人物情感……
光影也是对“空”的空间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自由地迅速地展现出场景氛围,又免去了大量道具对舞台空间的占用。例如在一些刑讯场景中,是把刑具图案的光效投射在幕布上,而不是搬上许多的刑具,来展示这一场景。
伊天夫说,整体的灯光把控基于剧目的特殊环境,营造的是残酷、阴森的效果,唯有最后会有一线曙光和希望。
希望这样一部戏,能够让大家看完后,有所感触和深思。
▲《浴火黎明》排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