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川剧《死水微澜》黄梅戏《徽州女人》甬剧《典妻》京剧《天下归心》昆曲《红楼梦》越剧《梁祝》梨园戏《节妇吟》
新版舞剧《兰花花》的创意创新
不同于舞美和服装在装台前都能看到模型和设计图,灯光在演出前所呈现给观众的效果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状,往往描述的效果,对听者来说可能只是一种虚无渺茫的感觉。说到底灯光是需要有一个媒介才能呈现出来,那怕是空气中的尘埃也罢。一定要投射到演员身上或特定的景物,特定的结构或特定的空间,以营造出一种氛围或意境,这样的灯光在此时才具有它本身存在的价值与生命。
舞剧《兰花花》不是新作,上一版八年前已公演。所以此次重排《兰花花》,由于整体结构,文本,音乐,编导,舞美等方面都有所调整,灯光方面肯定要有很大的区别与改观。
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很自由、很有艺术想象力的空间去把它给呈现出来。戴老师的舞美设计图我也看了,我个人感觉比八年前的舞美设计更具艺术性,更加成熟,更符合舞剧特点,民间因素与符号运用也更加强烈,地域色彩更加鲜明。舞美的空间感和打造的层次感更加精准,与舞蹈的配合相得益彰。
对于这次新版《兰花花》的灯光设计,我总体设想是灯光语汇应简练集中,戏剧性用光与舞蹈性用光衔接自然,写实性用光与写意性用光对比强烈,人物的悲喜情绪舞段用光强调大开大合,在独舞,双人舞及角色舞段中尽力把握戏剧性与舞蹈性的平衡,在颜色上尽量避免泛颜色化以及泛晚会化的现象。
《兰花花》是地域性色彩很强的民族舞剧,灵感来自陕北民间传说,灯光的运用一方面要表现出这种特点,而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出当代的审美取向,既有时代感又俱时尚性,要融入更多当代的审美意识。尽可能把故事性,舞蹈性,地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质朴又现代是新版舞剧《兰花花》灯光设计追求的最终目标。
与东方的合作
我与东方有过多次合作。作为国家院团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之前非常擅长表现亚非拉、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舞蹈样式。但这次不同,《兰花花》是以东方的第一部大型舞剧面世,舞剧更是舞蹈的最高表现形式,无论是东方全团还是我自己都非常认真。此次无论是从故事内容还是人物关系和结构安排上,我们都认真、齐心协力的要去呈现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平日里与大家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与团里的主创及演员艺术家们在美学修养、艺术追求上都非常契合,很多想法都一拍即合,这种工作状态非常好,也使自己的创作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