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晚,“戏韵画意——中国戏曲舞台视觉之美”演出在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落幕。整场演出以舞蹈的形式贯穿全剧,淡化剧情和台词,观众可以直观的欣赏到中国传统戏曲演出环境的演变。这是首次将戏曲舞台美术史与戏曲表演融合在一起的一场集约式的学术性演出,堪称一本活的戏曲表演和舞台美术史的教材。


该剧分为四个部分:远古起始篇、汉唐发展篇、宋元融合篇、明清鼎盛篇。这四个部分支撑着整场演出的总体框架。该剧以时间为线索、以舞蹈为形式来贯穿全剧,将不同时代的舞台美术造型特色和戏剧审美思想呈现在一组组动态画面之中;通过演员的舞蹈、服饰等元素,描绘出一幅从远古歌舞祭祀的悠远踪影到汉唐百戏表演的喧闹声嚣、从宋元勾栏瓦舍的繁盛景象到明清戏楼茶园的绝美画卷,勾勒出戏曲舞台美术的演化轨迹。

相比以往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来总结戏曲舞台美术史的学习研究而言,演出融合视、听等艺术手段,展示了中国戏曲舞台美术从诞生到成长、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演变过程。这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特殊的总结形式。


学会微信明日将独家揭秘“戏韵画意——中国戏曲舞台视觉之美”精彩幕后。敬请关注!


现场传真
 远古起始篇 祭祀 、激楚、傩舞。



 汉唐发展篇 角抵戏、百戏、踏摇娘、参军戏、踏歌、兰陵王



 宋元融合篇 杂剧砖雕、诸宫调、傀儡戏、神庙戏台


 明清鼎盛篇 梳妆、醉酒、清宫戏、牡丹亭、戏园子、云水、同光十三绝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