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现经典,接受任务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马兰花》承载了中国儿艺几代人美好的情感和几代观众的集体记忆,《马兰花》的价值和分量在每个人心中远远超越一部剧。如果做不好这部剧,将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2016重现经典,接受任务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马兰花》承载了中国儿艺几代人美好的情感和几代观众的集体记忆,《马兰花》的价值和分量在每个人心中远远超越一部剧。如果做不好这部剧,将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2016新版《马兰花》设计充满现代感,确立前卫现代的符合时代审美的设计理念。舞台打破剧本原有的写实空间,把剧中的山林环境浓缩成遮天蔽日的、穹顶似的一棵大树的意向为唯一主体,它象征着人类共有的唯一的绿色家园,既一棵树,是一片森林,一个世界,一个家。
这棵唯一的写意大树与表演有机结合,把原剧本描述的苏醒的大森林、马兰山坡、大兰小兰的家、悬崖峭壁、河水泉边、老猫出场等环境同人物的心里环境整合,在舞台的最佳中心表演区给导演和演员提供了立体的多层次的表演支点,舞台顶部和两边树片瞬间律动的变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媒体影像精准定位技术和充满灵性和灵动之美的多样变换与特殊的灯光处理,一气呵成完成了全剧最高任务,营造了生气盎然色彩缤纷的自然世界,使舞台简洁大气变化丰富而意蕴深远,营造出符合现代审美、又带有魔幻浪漫色彩的舞台空间形成了新颖特殊的舞台美术样式。一棵大树的舞台意向诠释了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主题这一个朴素哲学和自然环境的伟大力量高度契合。在助力提高《马兰花》传达勤劳、善良主题同时,企盼以独特的手法赋予作品深层的生态关怀。
那是体现上一个暗藏机关的大树根、四组顶部树片、六组边叶片组成,除了树根固定外,其余几组树片和叶片都可活动,基于6台投影机,一块若隐若现于树后的LED大屏幕的多媒体设备配置,通过舞台吊杆升降俯仰方式,树干树枝顺舞台上部弧形伸展,既能形成森林的穹顶,又可与树片叶片配合实现各种场景变换,在舞台有限的物理空间里,给观众营造一个变幻莫测、无限遐想的大自然。
正如著名导演陈维亚观后所述:“马兰花是永不凋谢的,她的生命力来源于艺术家们的辛勤呵护与栽培。苗培如先生2016版《马兰花》的舞美空间设计,给了我们奇妙的艺术享受。那充满想象的巨大神树将我们带入到了那美好故事的独特意境当中,空中排列的层层树冠随着剧情巧妙的升降、俯仰,形成新的戏剧空间,启发着观者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说这是一个和观者高度交融、友好对话的现代空间设计。绚丽的灯光色彩和恰到好处的投影及LED视频配合,使得该剧的舞美、空间、色彩、意境浑然天成。感谢苗培如先生,您的精心设计使60年的花朵那样的可爱,那样的鲜美。”
值得再提出舞台美术家瑞士人阿道夫·阿皮亚(Adolphe Appia 1862-1928)的名言:“重要的不是描绘森林,而是森林中活动的人的感觉”是恰如其分的。
对传统的舞台美术进行了颠覆式的设计,创造出全新的场面恢弘震撼的舞台样式,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追求“大片”似的梦幻效果,满足了当代观众对现代舞台艺术作品的审美视听要求,这棵唯一的似现代雕塑的意向大树是2016 新版《马兰花》舞美设计的最大追求与亮点。
空景照
我的爱好与专业和从事的职业高度一致已经是人生很幸福的事,过去做了很多戏剧和国家大型演艺活动的设计,只是希望承载着六十年情缘的马兰花今天再次绽放的更绚丽美好!
我以为马兰花今天再次应运盛开,是现代戏剧艺术发展的需要;是现代观众审美要求提高的需要;是中国儿艺几代人六十载情深的需要;是中国儿艺做为国家艺术院团引领儿童戏剧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的责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