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的先驱邓肯曾说,身体仅仅是灵魂的再现。马修·伯恩不仅仅是被授予“爵士”的伦敦舞蹈界的红人——既屡次捧获编舞大奖,也是伦敦最有观众缘的舞剧导演,他为当下观众而舞,也为自己的好奇而创作。他带领新冒险舞团掀起的舞剧热潮重塑了男舞者的表达空间,打破芭蕾舞剧的模式,加强了舞剧的叙事方式,并从音乐剧、话剧甚至影视中汲取了现代元素和冲突性,改变了一贯柔美的芭蕾舞表演方式,重新审视舞剧对于当下观众的意义,从而为观众带来了新颖睿智的舞剧作品。

▲马修·伯恩
伯恩的成长经历给予他从各个角度观照传统芭蕾舞剧的多元视角。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成天泡在西区剧场看戏,并因喜爱收集演员签名而接触过很多演员。他对舞剧的热爱让他踏踏实实地从舞台幕后开始学习和积攒经验,毕业后他在BBC和伦敦最好的几所剧院兼职,空闲时间则参与一些年轻的业余舞团的排练。
22岁的他才终于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舞蹈和编舞,尽管如此,他开阔的视野和对剧场的熟悉令他很快崭露头角。28岁时他受邀担任英国影画先锋舞蹈团的艺术总监,并使其迅速成为英国最具创新和最受欢迎的舞蹈团,尤为著名的男版《天鹅湖》便是这个舞团的作品。2002年,伯恩在英国影画先锋舞蹈团的基础上重组了一个新的剧团——新冒险舞团,将伯恩式的新奇与挑战延续下去。

▲利兹·布莱瑟斯顿与马修·伯恩
舞美设计师利兹·布莱瑟斯顿曾参与BBC的很多项目,与马修·伯恩有着共同的创作理念,两人一拍即合,继而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中成为马修·伯恩舞蹈剧场不可或缺的视觉拍档。以下将以两人合作的舞剧作品举例,从舞剧主题到视像元素分析伯恩式舞蹈剧场的美学特点。
用经典作“拼贴”的早期作品
伯恩早期的三部作品《喷火式战斗机》、《地狱加洛普》、《城市与乡村》已经表明了伯恩立足于当代改编的态度和方向,虽然首演的剧照已很难找到,但舞团做25周年回顾展演时将它们再次搬上了赛德勒斯威尔斯剧场的舞台。伯恩曾回忆他早期进行创作的时光,“那个时候大家非常投入地去做,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出去巡演条件很简陋,大家兴致高昂、经常畅聊到很晚,(因为经费不足)也挤在一起睡,但是那个时候特别快乐。”

▲《喷火式战斗机》
新冒险舞团的第一部作品《喷火式战斗机》(1988)也是他崭露头角的第一部舞剧作品。伯恩将佩洛特的四小天鹅舞变成了现代社会中四名身着男士紧身内衣的领舞在充斥着现代招贴广告牌之前的精彩对决。

▲《地狱加洛普》
《地狱加洛普》(1989)改编自奥芬巴洛的《天堂和地狱》序曲,伯恩创造了一场从街头开始的浪漫邂逅的故事,并将法语和英语混杂使用利用语言的谐音和双关语制造笑料以达到讽刺这些年轻人“博爱”的目的,该剧中选用的舞蹈动作就像是为人所熟悉的酒馆里的卡巴雷,看似随性而滑稽,最后以康康舞作为结束。舞台再次使用招贴元素,将其变形成形态各异的街道建筑。

▲《城市与乡村》
《城市与乡村》(1991)则较前两部在诙谐程度和节奏方面更为成熟,虽然这个故事由很多经典剧目的片段编连,但其展现的民间风情尤为精彩。舞台以平涂式绘画风景作为背景,舞者身着简化成白色与褐色的十九世纪民间便衣,突出乡村浓厚的生活气息。

▲《天鹅湖》海报
重返阳刚之美的《天鹅湖》
男版《天鹅湖》不仅为伯恩奠定了他在英国乃至世界舞剧界的影响力,而且它标志着马修·伯恩舞蹈剧场的成型:打破题材的禁忌、彰显男性阳刚之美与野性的风格、大量使用黑色和哥特符号、改变传统的舞蹈服装。受到英国在二战后兴起的“黑色文化”和新哥特风格的影响,伯恩和布莱瑟斯顿开始尝试以此作为剧场美学风格的演出形式。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奥利弗奖和托尼奖的殊荣也似乎只是锦上添花,自此,马修·伯恩这个名字作为一种舞蹈剧场风格而使用。

▲《天鹅湖》
伯恩总是能从题材中找到新颖的立意,他并没有直接着眼于《天鹅湖》的原始素材,而是绕其道对柴可夫斯基发生了兴趣,伯恩认为他所在的那个时代无法面对其同性恋的自我,继而无法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这种迷恋和无法面对的纠葛,伯恩将其放入了《天鹅湖》,在剧中探讨柔弱的王子出生于皇室渴望爱却不断无法面对自我的困顿,而解救他的天鹅正是他憧憬的“理想与自由”的象征。

▲《天鹅湖》
《天鹅湖》的服装设计一改传统古典芭蕾舞服装,并使用男性舞者扮演天鹅,赤裸上身、将紧身裤改为运动面料并附着流苏。(传统芭蕾舞服装由女舞者身穿芭蕾舞裙又称蓬蓬裙进行表演,其最早的雏形在19世纪30年代以层层薄纱形成的“仙女”长裙为演出所使用,随后经过不断改变逐渐变短并增加了其柔韧度使腿部线条完全地展现出来,直到19世纪末最终形成如今众所皆知的形制。)莱瑟斯顿并没有坚守这一传统,因为《天鹅湖》所要求的力量感及大幅度动作要求,不再适宜紧身服装,而选用了较为宽松、更多线条的服装。

▲《道林格雷》
伯恩对阳刚之美的重新挖掘,令人不禁回望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魅力,而舞蹈将这饱满的线条又不停抛向运动的交锋之中,从《天鹅湖》之后,伯恩对力量之美的尝试并未停止,其后的《汽车工人》和《道林格雷》中都有精彩的演绎。《道林格雷》改编自王尔德的同名作品,评论界认为它充满了性感、动荡、暴力以及道德底线,这部剧在爱丁堡戏剧节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
▲《辛德瑞拉》
▲《辛德瑞拉》设计模型照
废墟中的现代童话《辛德瑞拉》
《辛德瑞拉》将灰姑娘的故事放在了二战时期的伦敦,辛德瑞拉与受伤的空军飞行员一见钟情,然而可怖的战争又让两个人不得不分离。伯恩早就希望将灰姑娘的故事搬上舞台,他尽可能保留了普罗科耶夫的作曲,只做了部分调整,而整个战时爱情故事在紧张激烈的战争的情境下显得更加浪漫。

▲《辛德瑞拉》
舞美设计以破损的砖墙作为元素重构了一个两侧为房屋外墙、背后被炸损得只剩下轮廓的墙面。《辛德瑞拉》的多个场景如火车站、医院内、会客厅、街道就在这个墙面结构之中进行变化。布莱瑟斯顿用褪色照片的基调作为舞台视觉的第一印象,远处低矮残破的房子与散不去的浓烟构成了人物关系的远景,而夜晚空旷的街面与寂静的一轮明月则成为人物的内心写照。服装设计则在40年代服装的基础上,用复古花饰纹样区分其反面人物的特征。
▲《剪刀手爱德华》海报
▲《睡美人》海报
走向哥特美学的
《剪刀手爱德华》和《睡美人》
从伯恩的《天鹅湖》开始,黑色文化对他的影响已投射在其人物的性格特质和造型元素之中。十年后,伯恩对这种“向死而生”的黑色文化找到了更好的题材《剪刀手爱德华》,他在这类舞剧中完整统一了由人物性格到造型方式的哥特风格。

▲《剪刀手爱德华》
《剪刀手爱德华》改编自蒂姆·波顿的同名电影,伯恩视波顿为哥特风格和怪诞讽刺的领军人物以此作品向经典致敬。伯恩保留了原故事的基本情节,爱德华是一个两只手是机械剪刀的男孩,因其特异只能独居在郊区的一所空房里,但他还是一直努力以自己的方式融入社会。伯恩认为像爱德华这样行走在社会边缘的人并不少,这样一群特殊却不被接受的人应该得到关注。

▲《剪刀手爱德华》
爱德华的服装设计是这部剧的焦点,虽然伯恩版的人物风格与波顿版的如出一辙:哥特式的黑眼窝、蓬乱的头发、纤细紧身的机械元素,但布莱瑟斯顿还是尽可能做出差异化,使爱德华更像是一个缝合而成的“科学怪人”,仿金属质感的服装上增加了肌肉块面。舞台设计则运用秩序与变化的对比强调爱德华的相异性,小镇居民的生活区由层层叠叠的统一房子依次排开,强化社会的规范化,而爱德华的园艺城则显得变化多端充满了活力。

▲《睡美人》
似乎《剪刀手爱德华》还并未让伯恩回到创作《天鹅湖》的酣畅淋漓,他再次回到经典改编,寻求延续与新的突破。《睡美人》恰巧是这样的作品。这部戏的哥特元素更为显著:凌乱的发型、混色碎布蓬蓬裙、繁复的流线型浮雕装饰,整体以黑、红色为主,甚至将人物设定为吸血鬼,带有黑色的翅膀穿梭于冷寂月色之中的幽宅。哥特风格善用的高耸与曲线都非常好地在《睡美人》中得到了运用,为这部剧营造了神秘感与紧张气氛。
2016国际新经典艺术节·《睡美人》
演出地点: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演出时间:2016年9月1日- 9月4日
特惠信息:
1. 官网购票享受95折!(最低票价除外)
2. 周末场套票:880*2=1500 680*2=1200 480*3=1260
平日常套票:780*2=1360 580*2=1010 380*3=1000
3. 本场演出持北京银行信用卡至天桥艺术中心东售票大厅现场刷卡,单笔刷卡购买两张【200元(不含)以上价位】演出票可享受6.8折优惠,先到先得,额满即止。(单笔刷卡仅限2张)
4. 以上各优惠活动不可同享,且最低票价不参与优惠活动。
购票链接 http://www.tartscenter.com/item/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