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文化部2016年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于7月15日在中国戏曲学院开班。在中国舞美学会的支持下,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积极组织实施高研班舞台美术班的教学工作。此次高研班舞台美术班配备了国内外人物造型领域中最优秀的专家、学者、设计师,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高端人才培养行动。
7月16日至18日,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服装设计系教授,国际舞美组织(OISTAT)“世纪之交1990一2015国际戏剧服装设计展”策展人伊戈尔Igor Roussanoff为高研班舞美班举办了戏剧服装设计讲座。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精心整理出讲座实录,今天通过学会微信平台与全国戏剧同仁分享。
7月15日下午,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和中国戏曲学院联合承办的文化部2016年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在中国戏曲学院正式开班。高级研修班自2016年开始到2020年,将连续五年,每年举办一期戏曲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班,共培养1000名戏曲创作人才。
首期舞台美术班为戏曲服装化妆专业,高级研修班的教学工作由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服装化妆委员会联合组织实施。教学主导思想是“坚持特色、开拓视野、锐意创新”。
高级研修班每期教学时间为一年,分为集中讲授(一个半月)和剧目实践(十个半月)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方式以中外著名设计师讲授为主,辅助进行剧目观摩和工作坊式教学,第二阶段以学员回原单位创作实践(导师通讯指导)为主。
Igor Roussanoff
戏剧服装设计讲座
主题: 1990-2015世界舞台服装发展
如何根据故事设计服装
《胡桃夹子》的戏剧服装设计
教学工作坊——《哈姆雷特》戏剧
时间: 2016年7月16、17、18号
地点: 中国戏曲学院一教111教室
教授简介
Igor Roussanoff 伊戈尔
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服装设计系教授。出生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上世纪80年代移居莫斯科,1988移居美国。他在纽约时装技术学院学习服装设计。作为一名服装、舞美设计师、制片人和艺术总监在世界各地的工作超过25年。他的作品被评论家安娜·基塞格夫和纽约时报杰克·安德森称赞,作品在国际舞台服装设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国际舞美组织(OISTAT)“世纪之交1990一2015 国际戏剧服装设计展”策展人。
第一天
1990-2015世界舞台服装发展
这节课首先给大家讲一下21世纪的服装设计,21世纪的服装设计跟20世纪的服装设计是有很大不同的。并不是因为网络不发达,也不是因为跟媒体的沟通交流不顺畅,只是因为我们很难去找到它,如果我们不知道在寻找的话。对于新一代的服装设计师来说,不仅要学习和了解以前的服装设计知识,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是要学习什么是现代的服装设计理念。
正因为如此,2011年时我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收集现代服装设计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前后25年之间。我花了三年时间收集的素材图片以及设计作品,共收集了大概7000多个服装设计的图片,在31个国家里面收集到了400多个设计师的作品。
我收集的作品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还有很多很好的设计师及作品并没有被我收集到,这些作品只是一个代表性的收集。收集这么多图片是为了了解更多来自于各个国家以至于全世界整体的服装趋势。这31个国家可能他们的风格和他们的流派非常不一样,有的国家先锋戏剧的服装设计比较多,但有些国家更偏向于古典的普通的服装设计,在全球一体化文化交融的时代下,了解每一个国家所代表的不同的服装设计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我们从介绍俄罗斯即去年《世纪之交的服装设计》展开始。上面这个合影是来自于全球各个国家的部分参与者,大家站在举办地莫斯科国立中央博物馆的台阶上。

▲这些作品来自于澳大利亚大学学生

▲这些作品来自于美国、丹麦、荷兰的一些设计师们,右上角是整个展览开幕式时的照片

▲这些是在特别馆场馆展出的服装,他们来自于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国家
Friends of the Museum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Friends of Museum这个展览集合了各个国家非常不同的设计风格,如果你们看了这个展览的话,千万不要去模仿这些人,作为设计师你们要做你们自己,要有自己的风格,敞开自己的内心,你们的情感是什么?你们想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可能要把对于这种设计的情感展示给观众,可能这个情感是一种非常疼的感觉,可能是非常痛苦的情感,但是你们也要展现给他们,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做非常独特的设计,不要去模仿或者复制任何人的作品,要形成你们自己对于这个服装设计风格的理解。
2011年PQ展
(布拉格国际演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
大家看这些图片的时候可能会对其中的颜色发生兴趣,表现内心和环境的状态的颜色是非常有意思的。看电视时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颜色的色彩,但在剧场中看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是有特殊含义的,是需要有特殊表意的。比如服装可以反映某个戏剧的讽刺,服装在某些层面上可以做到讽刺社会映像的功能。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需要去了解我们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服装,为什么要用这个颜色。如果你们创造出的很华丽的服装被人批判了,也不要管他们是怎么说的,你要做的是一个艺术家,你只是要表现你想表现的内涵。
第二天
一、如何根据故事设计服装
这次我们主要的话题是如何根据故事设计一个服装。既使是芭蕾舞的服装设计,在它的第一部分也是把它当做一个话剧或者戏剧的形式来设计。第二部分就是把戏剧的这种服装慢慢地转变为一种舞蹈的服装。所以在这种芭蕾舞的设计中融合了两种设计方式,第一种可能更偏向于从剧本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服装,那么另一种就是从舞蹈的角度我们来设计这个芭蕾舞的服装。
剧目设计的第一步一定是读剧本,要去研究探索你的剧本。分析剧本的时候还要研究这个剧本的背景,比如《胡桃夹子》是1816年霍夫曼这个作家写的故事,1816年那段欧洲的历史是什么,它的背景又是怎么样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在读剧本的时候不能单单从个人的角度解读,这只代表个人对这个剧本的理解,一定要对剧作家有一个非常深入的研究,因为是他写的这个剧本,大家要了解他是谁,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故事。
第二个需要了解的就是地理特征。因为在不同地域这个《胡桃夹子》有不一样的故事情节,不一样的服装特色。
第三,要在这个表格列出来它的季节和天气,为什么这重要?这个天气和气候到底有什么影响?比如说我要来设计这个《胡桃夹子》,把他设定为非洲,那么在圣诞节会穿什么?如果在欧洲上演的话他一定是穿的比较少的,适合当时炎热的感觉。除了要考虑地理因素外,气候季节天气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影响到我们服装的特色。
第四个,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就是剧中人物的社会状态,这个社会状态大家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物关系,人物关系主要反映在我们剧本中哪个演员是主要演员,哪个演员是次要演员,我们如何通过服装体现主要演员,这是我说的社会状态,或者剧本中的人物关系。
对于服装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后的第五项——主要人物的年龄和他的性别,这是一定要非常明确的。比如说这个剧本中有一个年轻的国王,他的穿着与整个的服装搭配一定和老的国王不一样。
当结合了这五个元素,历史阶段、地理特色、天气气候、社会状态以及年龄和性别以后,就可以在脑海中初步形成一个初步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就是你们以后要搬上舞台的形象。当找到所有的元素以后,相信就一定会对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可以把它放上舞台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技术问题,现代的技术对于我们收集资料是很重要的,人们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资源来收集,然后在设计的时候用到。图书馆是最好的朋友,他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信息,然后也要找自己的导师,去引证这些信息是否是正确。一个人的力量是小的,当融合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的力量之后,将会变得强大和完善。
二、胡桃夹子的戏剧服装设计
《胡桃夹子》是发生在圣诞节期间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叔叔来参加聚会,他带了很多礼物,其中有一个礼物是给女主角克拉拉的。克拉拉的哥哥不小心把礼物胡桃夹子弄坏了,于是她把弄坏的胡桃夹子放在枕边入睡。在她睡觉的期间又很多老鼠进入了她的屋子,其中有一个是鼠王。克拉拉醒了,她非常害怕,她就把胡桃夹子紧紧的握在手里。这时候小小的胡桃夹子突然变成了一个胡桃夹子的士兵,鼠王的手下与胡桃夹子的士兵开始了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老鼠马上就要赢的时候,克拉拉拿她的拖鞋砸了老鼠,老鼠被打死了。这时胡桃夹子突然变成了一个王子,他带着克拉拉一起进入了糖果的世界。王子和克拉拉在糖果世界里穿越了很多国家,每到一个国家就可以看到舞台上有各种各样代表这个国家的表演,看到的各式的服饰。在这个故事的最后,糖果王国王后赐予克拉拉一个王冠,克拉拉突然醒了,其实一切都是一场梦。
今天的任务就是对于这个故事进行一个团队间的设计,首先要分成几组,因为戏剧是合作的工作,必须要学会如何去合作,而不是说竞赛。
如果要创造一个发生在中国的《胡桃夹子》的故事,要设计哪些服装呢?要设计克拉拉、胡桃夹子、鼠王的形象,还有像魔术师一样的叔叔散发给孩子礼品的形象。一点提示,这个叔叔在整个《胡桃夹子》中是非常不同寻常的,他很像一个会魔法的魔术师。而胡桃夹子从一个完全是木头的小玩偶,最后转变成一个王子。鼠王的角色是非常坏的一个角色。女主角克拉拉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中国的小女孩。
分组的安排是5个人一组,大家一起讨论时代,讨论上次课里面说到的5点方法,然后开始创作。所有角色的故事都发生在中国,他们都需要中国的形象。因为大家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所以你们可以设计属于你们各个民族风格的胡桃夹子。对于时间限制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可以是现在的,也可以是500年之前的。
学生发言以及与教授的对话
学生代表1组
学员蒋典课堂草图
我们的设计图是这样,第一个人物因为考虑她是小女孩年龄比较小,用的是唐代的服装,但是因为考虑到她的舞蹈要有动作,唐装都是很长的衣服所以我把他的袖子和裙摆都缩短了,然后在她的头发上也没有采用很浓重的头发,就是更加可爱一点,简化一点;第二个人物是叔叔,他的人物形象比较像一个魔术师,想着用阴阳八卦图表现这种神秘的感觉,然后用一些弧线的图案整体感觉会比较神秘。他的人物形象在脸上会有一半的面具,不是整个的,这一半面具上也会有相应的一些图案,外面有一件斗篷;第三个人物是胡桃夹子,我用的是中国古代的铁骑士兵,符合他这种士兵的形象,他的身上有铁甲但也加了一些其他的装饰,看上去不会太古板;第四个人物是鼠王,加了很多蜘蛛和蜘蛛网,又想着可能它的原形是拿坡仑,所以说不会让它显得太普通,后面加了一些有气势的东西。
Igor教授:我说过用鼠王的形象代表拿坡仑,用一些结构加强气势但其实拿坡仑从真实的情况来讲他是很矮的形象,没有那么强大的气场,他身材没有那么高大。我喜欢你设计的鼠王的形象映射出拿坡仑很高大,很强壮,很威猛。如果这样的话你如何去解释把拿坡仑设计成这么高大的形象?
学生代表1组:他无论高大或矮小他最终都会失败。
Igor教授:如果表达这个情感的话我会使这个人穿一双高底靴,尽管人物很矮小没有那么强大,但是穿上长筒靴以后感觉他会一下子高大起来。我的想法是使其有双重的寓意,想表达拿坡仑是很高大的形象,但其实从外观上拿坡仑还是很小的一个人,只不过穿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底靴,用这种服装的状态阐述了两个寓意,不止是你画的一个寓意了。这是一些小的艺术的想法,有时候在想问题的时可以多面考虑,可以用这种手法表现你原有的目的,但也可以表现出多层的意思。总体来说,很不错。还有其他组想来展示的吗?哪怕就有一张图也不怕,就是大家上来谈一谈。
学员代表2组:我们选择的是唐代的服装形式,唐代各个文化的汇合形成了一套宫服,特别适合表现它的叔叔。克拉拉并没什么创意,就是唐代的宫服。胡桃夹子用一点点盔甲的元素,变成古代的帅哥。这个鼠王有盔甲、面具,用了中国传统的面具,比较狰狞的样子,鼠王全身应该以黑色为主。
Igor教授:当我们谈论到颜色这块,我们通常说太深的颜色、黑的颜色一般是代表坏人,但是这个并不是一个理论,并不是永远成立的。很多年前我设计了一个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剧中有两兄弟,一个坏人,一个好人。刚开始思考如何去设计这个戏的时候,我想用一个很现代的手法。我开始寻找这样的形象,类似于每个国家都会有的一个像邪恶的老丞相的感觉,他不为国家考虑,天天把这个国家推向覆灭。我一直寻找这样奸臣的形象,突然发现很多时候他们穿的是一件浅色的衣服,同时也身穿盔甲,也戴肩章,我觉得这个有些不一样,他们是坏人,却也穿这种浅色的衣服。对于拿坡仑,大家可以看他的肖像画。拿坡仑穿了很多很华丽的衣服,但这也并不代表拿坡仑是一个好人,拿坡仑同样是一个很阴暗奸险的人,所以有时候坏人不一定靠深颜色的衣服体现的,但在这个人物身上必须有能够体现出它是坏人的元素,那这个元素不一定是颜色。我看见刚才有一些组设计的是面具,有没有设计面具的组愿意上来讲一讲?
学员代表3组:
我们组是用面具作为题材,主要是将中国的傩文化丑化,比变成较民间的一种感觉。这样的形象都比较凶险,我们用这种凶险的造型做了这些人物。我们就从面具,有了第一个想法,然后第二个,第三个这样延伸。我们分了几个人来对图改编,比如鼠王,我们由一个面具改编脸的造型,然后配合他的衣服,又为了有芭蕾的效果就使所有人物全都穿上了瘦腿裤。我们还画了鼠王的第二个造型,比较萧条比较惨,头发没几根,胡子也很萧条,看起来有点诙谐。再比如叔叔的形象,设计成一个瘦巴巴的小老头,穿了一件八卦衣,有点神算子的感觉,看起来也有一些魔法的感觉,衣服长度没有到地面,他穿着瘦腿裤能够跳起来。小女孩也想了几个面具造型,有些选的太美了跟其他的不相符,所以就把她丑化了。胡桃夹子我们给他做了一个小抽屉的造型,在中国就是那种木头与木头相接的感觉,在他身上有许多小抽屉。
学员刘晓蕾课堂草图
Igor教授:我非常喜欢这个面具的设计,在最原始的故事中其实就使用了这个道具,比如说鼠王,在表现胡桃夹子士兵的时候可能就会用胡桃夹子士兵的道具。胡桃夹子的面具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个胡桃夹子有一个转变,他从无生命的道具,一个娃娃式的胡桃夹子的无声状态会转变成一位王子的形态。并不是说拿坡仑就是拿坡仑,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比如手塞到肩带上,就是拿坡仑的标准姿势,这就代表拿坡仑了。面具的好处是,当我们真实表演的时候可以在人脸上看到情感的,如果我们要用面具的话,我们知道面具是设定的一个表情,这个表情如果准确的话,能够非常直接去反映到这个人物的性格。我有一个问题,希望大家来回答,就是你们在设计这个戏的时候,你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员:讨论。
Igor教授: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总结起来就是让它变得越来越不同,让它变得越来越深刻。当人们来看这个戏的时候,我们需要让他们铭记住,做到让这个戏是他们以前没有看过的。每次我看一个戏,如果在看的过程中,联想到了另一个戏,感到这两个戏可能有点像就会觉得挺无聊的,没有意思。所以大家一定要考虑观众的感受,在设计期间考虑你想给观众留下一个什么印象,设计的形象一定要能够被记住很长时间,被喜欢。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讲,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新鲜的不同的,作品一定是要展现一个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方向。在画草图的时候我看到大家都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我觉得很好,你们是最了解中国元素的一批设计师,但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把剧中的角色,适应于现代人物的样式。
你们在画的时候,我很期待会不会有两个龙出现,一个白龙,一个黑暗龙,一个正义的龙,一个邪恶的龙,龙的嘴巴有点像胡桃夹子咬核桃的那个东西,这会有点意思,看了一圈没有,但看到了很多拿面具去设计的作品,也很不错。对于中国来讲,可能对于某些形象并没有特别明确的一个性格,这样的话,也可能设计成整个剧都是龙,好龙与坏龙,大龙与小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设计也是可以的。当然这只是我从西方对于中国文化认识的角度来想象的画面,只是简单的设想。

作者:Igor Roussanoff 伊戈尔
昨天讲座的时候谈到了莫斯科的展览,现在我想给你们看关于人体的一些创作,展示一些类似于人体彩绘的服装化妆效果。
这个作品的名称第一个词叫做“皮肤”,第二个词是“深”,或者大家也可以理解为被绘画的人们。这些是非常漂亮的绘画,看起来像真正的服装,这体现了传播或者转化一个人物造型可以仅仅通过绘画的手段转换,并不需要实物或者形体。作为服装设计,可以用化妆的手段在人的身体上创造服装,所以服装设计师学习化妆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做面具的时候要用到化妆的能力,这其实是互补的关系。
最后还是那句话,看看我们自己的内心,然后把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投影给观众,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所要表达的感情。
第三天
一、教学工作坊——《哈姆雷特》创作方法
Igor教授: 这次工作坊要做的是《哈姆雷特》的设计,首先必须要了解的是这个剧的概念是什么?这个剧最想要表述的内容是什么?在现代剧场、现代戏剧中,很多时候设计师同时也是导演,可以理解为设计师就是视觉的导演。
我们要扮演收集有关这个戏剧的历史和材料的人,包括所有曾经演出过的版本,还要收集台词剧本中的专业词汇,比如莎士比亚戏剧中有很多词汇是现在英语里面没有的,我们要找到这些词汇并告诉演员是什么意思,这些全部都要我们来做,这就是对于戏剧的整体分析,我们是舞台设计师、灯光设计师,同时当然也是服装化妆设计师。
在当代,设计师需要充当所有的角色,因为当代戏剧中的设计不再是独立的一个行业,现在有更多的融合,专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整个创意团队中大家都必须要和其他人达到相同的层面,理解其他人做的东西,同时必须可以给予其他部门意见,融合其他部门的经验,这样的话才能形成很好的沟通。
举例两个不同国家设计师的设计给大家些启发。
西班牙设计师
上面这张图片的设计师是Mariaelena Roqué,她也被《千人计划班》邀请过来了,在随后的第二个国外专家论坛的讲座里她会给大家上课,她是一个非常有天分的设计师,她的作品非常的疯狂。
波兰设计师
设计上面这张图片内服装的设计师的所有的服装设计都是他自己制作,从来不给别人做。
这也是这位设计师的作品。非常有灵感、创意。这些想法很多的时候是在我们做服装导演是才会出现的,而且很多时候都是用很便宜的材料来设计和制作这样的服装。
当代的年轻人,穿衣样式都是多样化的,如果你个人是一个很有风格的人,那你就可以穿很有个性风格的衣服。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他自己服装的世界,和别人都不一样,非常有戏剧性。
沙漠中的这一组照片,这是节日《燃烧的人》,一些被现实世界所束缚的参与这个节日,他们有一个很强大的艺术头脑和艺术的内心和想展示他们内心的欲望。那这个项目最早开始于90年代,只是一个很小的小组,是免费参加的,免费加入的。现在他们卖票,而且票价非常贵,贵到买不起,而且你能买得起然后也瞬间就卖没了,因为很多人都想参与到这个项目里来。这《燃烧的人》的演出其实为了映射出当下的人类处于这种摩天高楼的大都市之中,处于电脑网络之中的状态,为了释放这些人,为了映射出这样的概念有了这些活动。
这个照片特别有意思、有灵感,我想问一下大家,大家在这张图片里面都看到了什么?
这个里面其实是对身体的延伸,比如达利画了一只大象,他把那个大象的腿拉长了。这个作品属于超现实的想法,它使得你看到这个图片以后,就像这个图片捕捉到了你一样,你一直会思考这个图片为什么会这样。就像准备睡着了,你脑子中突然出现这个长腿的大象,你会思考它,怎么样会这样。你看了这个图片以后做梦,梦见的也是不一样的情景。有的时候在剧场里面我们也想创造出这样的一个梦境,这样一个非常不寻常的梦。所以这个画面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如何去利用你的肢体,延伸你的肢体。
比如在动画片里,有时会看到一个有着长指甲的邪恶皇后,其实这个指甲就是超现实的物象。这种表演形式并不是真正的戏剧,他只是为了伪装成戏剧,为了展现戏剧的情景,并不是完全的剧场情景。
今天我们在讨论现代版哈姆雷特的时候,首先我们需要谈一下大家的舞台设计,因为作为服装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你的服装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这个不像一个完全空的空间,因为在剧场里面你必须要了解穿服装的演员,他们在这个空间移动的过程中,空间可以带给他们什么,他们可以映射出空间的什么。当我们去考虑这个空间中的元素之后,你还不得不考虑的就是灯光,你必须要有灯光的元素。
Quartette四重唱
当考虑了灯光,再往前走一步,以罗伯特威尔逊先生的一个戏剧为例,我们可以从这个作品中观察到布景和灯光是如何改变服装的,我知道大家都想把最漂亮的服装展示给观众,但是对于戏剧来讲,服装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向观众展示服装有多美丽,而是向观众展示我戏剧所内含的情节和故事。如果大家想利用服装去讲戏剧情节故事,让它有叙述性的话,就不得不和舞美、灯光、音响一起合作,只有所有的设计门类在一起,才能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大家可以看到这幅照片,可以看一下他的灯光,对于他的服装来讲是非常简单的,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什么特点。当服装在舞台上运动抖动的时候配合这个灯光就会形成非常不一样的一个效果。这个是极简主义的表现,就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最大化的视觉,或者故事内容。
后面的图片中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灯光的颜色和造型,所以这时候大家可以突然发现这个场景突然转变成不同的环境,然后叙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在这个极简主义的舞台上,尽管道具和灯具都很少,但是利用灯光的配合,利用舞美的配合,让整个舞台变得非常好看,可能不像百老汇那样光鲜绚丽,但是也非常的富有色彩。
Threepenny opera三个便士的歌剧
这是另一个罗伯特威尔逊先生的演出,上面有一个小笼子似的结构,大家可能在这个投影里面看的是棕色的,但他其实是大红色的。下面颜色又变成了蓝色,在红色图片的时候大家看到一个巨大的笼子,但是在这一幕的时候这个巨大的笼子消失了,仿佛飘在空中一样。这样的一个小的技巧通过光来进行操作,也是延伸肢体身体的一种方式。如果你了解舞美设计是如何去设计的,那么你的服装会显得更好。如果将哈姆雷特的父亲利用这样的感觉来做鬼魂出现的效果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神秘而具有魔力的。
问题又回到是你们觉得哈姆雷特讲的什么?是复仇?他怎么会知道真相?
往前推进一下,去了解整个故事的原因和理论,哈姆雷特非常爱他的父亲,所以他容易会相信鬼魂。而且在哈姆雷特的内心可能也是渴望他父亲的鬼魂出现的,也渴望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回到这个故事,哈姆雷特从最开始就有太多机会杀死他的叔叔,可他却在真相大白的时候才杀死他的叔叔,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困惑着哈姆雷特的思想,他试图去分辨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他一直在思考什么才是他最重要首先要去做的。
奥菲莉娅跟哈姆雷特是什么关系?奥菲莉娅的父亲就是跟奥菲莉娅说让她欺骗他们,那这个其实就是奥菲莉娅已经背叛了哈姆雷特了,他确实已经欺骗了。
两个哈姆雷特的朋友跟哈姆雷特发生了什么?这两个朋友也背叛了哈姆雷特。
所有人都背叛了哈姆雷特,他才会说“丹麦才是世界上最阴暗的监狱”。
这里映射出整个世界都是监狱,因为整个世界都是被监视的。丹麦是最严重的监狱,最阴暗的监狱——并不是说这个陈述是正确的,但这是哈姆雷特脑海中一直留下的。为了了解这个戏剧,必须要自己把自己当做哈姆雷特,你要看他的眼睛,你要看透他,这并不容易。最开始哈姆雷特可能只是想找到真相,但是最后哈姆雷特发现所有人都开始背叛他了。
如果我现在是哈姆雷特,我该怎么做?在大家开始设计服装之前,一定要考虑环境,要考虑在这个人物身上会发生什么,现在你们可以画一些小的草图,不一定要完美,但要画出大的环境。在这个戏里面有不同的景,不同的场,要考虑每一场发生了什么,每一场大概是什么感觉。因为不同的场次,不同的感觉可能服装的感觉也会不一样,同时也要去思考一下这个灯光怎么布置。把哈姆雷特放在哪个时期里面都可以,可以放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作为设计师来讲非常重要的就是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你必须要去知道怎么去表述,同时怎么样说服别人,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最了解自己设计的观点,你必须要把这个观点告诉别人。做设计的过程也是不停的在颠覆想法,也许就是在不停的调整衣服的花纹位置,这些都是不停说服自己、解释自己的过程,要不停地去更新,不停地去解释。
二、教学工作坊——《哈姆雷特》实践
gor教授:现在是对于我们整个戏剧想法的阐述时间。我想邀请第一个志愿者谁愿意上来介绍一下哈姆雷特的舞美空间是什么样的?不一定拿着画的草图,上来讲想法就行,一起来开发对于整个空间的联想。
吴同学:我把舞台分层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现实,是这个事情本身。另外一层是哈姆雷特自己的想法。第一幕的时候因为展现给观众真实的部分并没有那么明确,就是白色和黑色,是和否。可能上面会有一些灰色的线,表现有其他的东西来模糊这个现实,哈姆雷特不很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当时的脑子里面就只有父亲被杀了,有可能是叔叔杀的,就只有这样直来直去的线条。第二幕就会发现他内心有纠结,然后他的思维慢慢的变窄,后面的幕也会慢慢变窄,后面的打的光也会被忽略掉。黑白面积也会变,因为时间和情节的发展不一样,展露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被遮盖的东西也不一样,它会有一点点变化。前面这个小线代表了哈姆雷特脑袋里面想象的东西变得复杂和扭曲。现实是一个白色的圆圈,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够看到不同的面,随着真相的暴露才会看到整个面,到最后才能看到全部的现实。前面就是这个框会慢慢的缩小,哈姆雷特的脑子也越来越紧,越来越混乱,有压迫感,没有当初那么纯真和明了。
刘同学:首先我使这个故事发生于公元2999年,空间位置设定在太空当中银河系里。观演关系是这样的,它是一种可触的全息投影,还是多维时空共演。基于这个时空空间,我设想它无论从舞台、灯光、人物造型上都是超未来感的。第一个图画的这些圆和半圆的部分是宇宙中的星球,我直接利用这个环境塑造表现未来的空间。然后设置一个平面让演员们站立,它是由短的波浪构成的平台。为什么是短波浪呢?因为整个剧是讲哈姆雷特的,所以应该主要从他的内心出发分析这个戏剧,然后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典型的王子形象,我希望这种波浪质感可以表现他。平台本身是一种新型材质,一开始是坚硬的,慢慢地在演出进行当中会渗透出很多很小的洞。人物方面,我本身是学舞台设计的,我画的可能不好会让大家觉得有点好笑,但我的概念是明确的,这个剧中所有男性角色都有毛发,所有女性角色都没有毛发,我希望表现出一种莎士比亚戏剧的矛盾、倒错感,观众进入剧场立刻就能感受到强烈的戏剧张力。
Igor教授:我想知道你这是一种什么戏剧类型?
刘同学:我觉得不能在开始做一个戏剧时就去给它定义成是什么样的戏剧,而应该是你创造出来什么戏剧就是什么戏剧。在这个剧当中一开始就给观众一些定义,比如面具的佩戴与否是与剧中人物的人性有关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都是戴面具的。哈姆雷特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卷发,我给他的面部设计了很明显的眼袋,这个眼袋会越来越大,人物的性格全部都被非常夸张地外化到服装化妆中。接着我来描述一下第一场怎么演,哈姆雷特刚刚进入这个空间当中,四周都是非常寂静黑暗的,只给他一道通道光使其行走。这个空间里其他人物会陆续出现,他的母亲,舅舅,还有大臣,这个通道光不消失的同时给这些配角单个球形的柔和定点光,这时看到的整个画面是由长线条与很多圆点构成的,与整个大的背景空间形成呼应,像宇宙中的星球和银河。为什么我要营造这样的环境呢,我觉得哈姆雷特的不自由不是一种对抗外部的不自由,而是一种对抗内部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我们活在家庭和朋友当中都有一种对抗,这种对抗不是把人封闭起来的对抗,而是一种把人放在整个宇宙当中,放在人群、家庭当中的感觉,你似乎在很宽广自由的环境当中,但却很孤独,遭到了背叛,信任的人并没有那么爱你,我觉得是这样一种大环境下的窒息感,所以我希望把这个布景放在宇宙当中,形成一个特别开放的布局。演员表演的平台是由无数层波浪的平面构成的,每一层都可以卷起来、翻过去,像书本一样。比如说当哈姆雷特第一次遇见他父亲鬼魂时,地面的一般掀起来,他和他父亲的对话就隔了一个墙面,这样的情况下,哈姆雷特的世界是波浪性的,他的父亲那边的世界就变成平的了。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在演的过程中父亲坐在地面上跟哈姆雷特说话,父亲背后的地平线一直延伸到最远处,哈姆雷特在另一边非常伤心痛苦地跟他父亲进行某一种对话,他心里面很纠结。后来舞台变成半包围的样子,把人物包围起来,这个平面可能在一直移动,越来越低,直到戏剧的最后把哈姆雷特包围到很小很小只能容纳一个人的空间当中,整个舞台大的空间基本就是这样,细节我还没有深入的思考。
Igor教授:现在要给同学们的设计一些反馈。我很喜欢你的全息投影的想法,我给的预算是无限的,很开心你花了很多钱,我非常期待可以看到这样的表演。我会来看这个戏的彩排,如果觉得不错的话还会给更多的钱。另外一个同学你的想法是双面性的,如果用黑和白的这种形式表现哈姆雷特的话,甚至可以是舞台上有两个哈姆雷特出现。比如第一个哈姆雷特相信他的叔叔杀了父亲,第二个哈姆雷特不相信他的叔叔杀了父亲。
回到服装设计,在设计这个戏的服装时有一点很值得关注,那就是什么时候哈姆雷特改变了服装?为什么他要改变着装的原因?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后来会有一个完全彻底的改变,那是什么时候?
是的,决斗的时候他换装了,他要脱掉他的衣服,要见血,原因是他里面穿了白色的衣服,血会蔓延出来,观众能马上感受到这个戏剧氛围。莎士比亚不是在写一个故事,而是在写一个剧本,这个剧本决定了他要想象所有的画面,所以他必须要想象每一个细节。我们也是一样,需要去了解角色在剧中做什么,将要发生什么,这是作为服装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把这些东西都融入到我们的设计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决斗前的所有表演他一直穿着同一件衣服,一个原因是表明那时他没有时间换衣服,也是为了表现他角色的内心,这是很细节的地方。

▲Igor教授工作坊合影
学员花絮
▲学员观摩文化部地方院团戏曲汇演
▲学员与Igor教授合影
▲学员与Igor教授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