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出品、中国东方歌舞团倾全团之力,精心打造的升级版舞剧《兰花花》于2016年7月5日在保利剧院上演并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兰花花》这一来自陕北的故事就像那首曲子一样早已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东方歌舞团建团60多年以来制作的第一部舞剧,是一部聚集了各方面亮点的里程碑作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舞剧《兰花花》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吧!

《兰花花》
淳朴悲壮的爱情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陕北高原群山深处的一片黄土地上,一个亭亭玉立、心地善良的女孩,如雨后马兰花一样惹人喜爱,乡亲们亲切的唤她“兰花花”。在一个花开满山的时节,兰花花与杨五娃初遇,清风伴花香,含苞待放的少女,朴实粗犷的汉子,无言之中,两颗悸动的心在慢慢靠近。只可惜,现实充斥着黑暗与不公,《兰花花》的爱情是悲凉的,本该美好的爱情故事最后注定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梦,剩下的是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戴延年《兰花花》舞美设计师

他是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美术设计师,是国家大剧院第一部歌剧《江姐》的舞美设计师,是莫言第一部话剧《霸王别姬》的舞美设计师……当然他还有很多很多家喻户晓的作品,不过他更是此次舞剧《兰花花》的舞美设计师!

戴延年认为:“从某种程度来说,‘翻新’比‘原创’更难。在八年前我们就创作过《兰花花》这个戏,在新版《兰花花》的舞美设计中,我想去寻找一个新的形式,但是这种创新不能凭空想象,去套用也不行,因为舞美不是割裂的,它在空间的建立、形象的选择上都要跟剧情有关,要和舞剧主题、表演、导演的手法相统一。”


“最后我找到了一个非常契合的形式——版画和剪纸的统一!这个表达手法跟陕北的民俗、文化非常贴近,我们把这些元素作为这个戏的舞台样式,用这些元素来表现所有的空间、环境,同时,也与《兰花花》的主题立意交相辉映,这样的理念是一个传统艺术在现代技术上的重新解构。”



“舞台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舞台美术在这个艺术形式里非常重要。舞美不仅是在制造环境空间,它也拥有自己的语言,帮助导演一起进行再表达。舞台风格的建立也是一种语言系统的建立,当舞美语汇建立起来,舞剧内涵也就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了。”



“现在的舞台不同过去,过去的舞台大多是写实的,尽可能的还原环境,现在的舞台美术走向是越来越洗练、越来越高度概括、样式感也越来越强。此次《兰花花》的舞台呈现形式我用了属于陕北、属于黄土高原特有的艺术元素,用这一元素来塑造一个无限绵延的空间让观众去想象。可以说此次舞美设计非常符合《兰花花》这部舞剧特有的艺术品格,层次简洁,形象写实,表达方式写意,呈现出超然空灵的审美意境,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表现陕北地区的高远辽阔,抒发舞剧深沉厚重的情感表达。”




———————————————————————————————————————————————————————————————————————


邢辛《兰花花》灯光设计师

他是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灯光设计师,是文化部优秀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多次获得“文华奖”、“中国戏剧节奖”、“中国艺术节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舞美学会奖”等国家级奖项等等……但是他更是此次《兰花花》的灯光设计师!

邢辛认为:“不同于舞美和服装都有模型和设计图,灯光在演出前所呈现给观众的效果是不确定的,也不能进行具象的描述,可以说在演出之前是一种虚无渺茫的体现。灯光要有一个媒介把它呈现出来的,空旷的东西很难聚拢,一定要投射到演员身上或特定的景物,以营造出一种意境,这样灯光才具有意义。”


“舞剧《兰花花》不是一个新作,它自身已有八年的演出历史。所以此次重排《兰花花》,灯光方面肯定要有很大的改观。我认为要有一个很自由、很有艺术想象力的空间去把它给呈现出来。戴老师的舞美设计图我也看了,我个人感觉比八年前的舞美设计更具艺术性,更加成熟,更符合舞剧特点,民间的因素和符号运用也更加强烈,舞美的空间感和打造的层次感更加精准,与舞蹈的配合相得益彰。”



“对于这次新版《兰花花》的灯光设计,我在颜色的要求上非常注意,尽量避免泛颜色化以及泛晚会化的现象。虽然《兰花花》是民族舞剧,是陕北民间题材,但是灯光的运用要体现一种时尚性,要融入更多当代的审美意识。尽可能把故事性,舞蹈性,地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以灯光的独特语汇为精彩的舞台呈现增色。”



”在创作舞剧《兰花花》的时候,我考虑了一些很重要的部分,例如对剧目的风格,题材,体裁样式的把握;灯光语汇的综合运用,如戏剧场面窑洞前的表演与场景,戏,舞穿插的处理;角色演员与群舞之间灯光语汇的不同与强化。在于光色,投光角度,光束型态,光斑软硬,明暗对比;大场面群舞及调度注意强调语汇的反差及反差变化的节奏;前,中,后,高平台,天幕区,这些空间的跳跃式的表现,《兰花花》空间的自由度决定不能拘泥单纯的写实处理,配合布景强化地域色彩,写意处理时强调版画风格化处理;高平台与天幕区既有浑然一体的表现又有对比成趣的处理,如黄河边就接近写实,使之空间上是一整体,而社火场面又强调对比,仅把天幕看成一塊调色板,特别是一些抒情舞段场面,更是借此以大塊色彩变幻来抒发人物情感等。”



《兰花花》
黄土高原上的那一抹红
一曲曲苍凉高亢的信天游,一声声奔腾豪迈的安塞腰鼓,一步步潇洒跃动的陕北秧歌……八百里秦川的凄凉曲,似乎永远也唱不完。无论是周秦、汉唐的恢弘帝王气、朴实善良的厚重人文气,还是脚下的浮尘黄沙和头顶的灿烂斜阳,还有那沟壑绵延、铺天盖地的崎岖山川,蕴含的都是那千年古都的烂漫与沧桑。

温馨提示:如果错过首演这一轮的小伙伴,《兰花花》将于9月24、25日 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10月将赴陕西、四川等地进行巡演。快来剧场体验这浓烈的一抹红吧!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