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将于10月1日至5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举行。艺术节主要包括艺术院校师生作品、专业院团及艺术家、独立艺术家作品和高峰论坛等内容,将以舞台美术的创新发展为切入点,全面展示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
作为首届中国(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的重要版块,“写意中国”(隆里站)作品展将同步展出,展览全面记录了十位艺术家的写生之旅、寻美之旅。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担任展览总策划,曹林表示,“写意中国”这一艺术创作、展示与交流活动,将被办成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为舞台美术家们的艺术表现打开一扇新的窗户。今后,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的艺术家们将从大舞台走向大自然,他们的足迹将遍布祖国大地。
从大舞台走向大自然
——“写意中国”( 隆里站 )作品展前言
写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面对山川气象自然景物的阅读与解读的过程,艺术家们以独特的眼光审视并捕捉世象瞬间。他们深爱着这一片壮丽的热土,临渊摹笔,借景抒情,使自己的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绘画作品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所谓“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深层认识,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上,即用笔不苛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画家的情趣。就如同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塑造,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我们之所以把此次创作活动冠以“写意”之名,目的就在于鼓励艺术家策杖山林,师法自然,在生活中获取灵感,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描绘和表现鲜活的自然意态。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汇聚了各路艺术精英,可谓藏龙卧虎。由他们在戏剧舞台上的知识结构,导致他们在当代视觉艺术表达方式上,拥有特殊的艺术语言。他们既具有造型艺术家的普遍属性,也有对戏剧表演空间的特殊认识,更在现当代艺术的探索上表现出敏锐的眼光。
这次展览是一个开始,“写意中国”这一艺术创作、展示与交流活动,将被办成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为舞台美术家们的艺术表现打开一扇新的窗户。今后,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的艺术家们将从大舞台走向大自然,他们的足迹将遍布祖国大地。
参展艺术家
毕启亮
个人简介
字正昊,号伯臣。河南鹿邑人。国家一级美术设计,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设计专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班指导老师。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歌舞协会副会长、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总政歌舞团原中国剧院主任兼总政小红星艺术团团长。
多年主攻中国画、油画、色粉画,曾在各种杂志和展览会上发表作品。擅长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光影创意、文化产业策划和导演艺术。
曾担任“双拥晚会”舞美总设计;担任彭丽媛硕士毕业音乐会舞美、灯光总设计;杨丽萍舞蹈晚会舞美、灯光、服装总设计;1989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舞美设计;担任数百台大型歌舞和电视晚会的舞美、灯光总设计;担任全国第七届运动会开幕式舞美、灯光总设计时设计的巨型“广场立体交叉式舞台”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天安门广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型庆典晚会艺术总监,舞美、灯光总设计;国庆五十周年、六十周年群众游行彩车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五十周年晚会舞美、彩车总设计,技术安全专家组组长。2009年担任大型实景乐舞“周颂”的执行导演兼舞美、灯光总设计,设计的水陆两用可移动的大型舞台再次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周乐颂和平”大型晚会任导演。
从1994年至今,连续分别担任洛阳牡丹花会的艺术顾问、艺术总监、舞美、灯光总设计、执行导演、导演、总导演。2011年担任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总导演。2012年担任周口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总导演。
作品
崔开玺
个人简介
山东掖县人,出生于1935年。50年代初参军,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0、1991、1996及1997年先后在香港、北京、新加坡举办个展。1994年获中国国务院颁发对国家有突出贡献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个展。1998年作品《演习之后》、《长征路上写生》及《长征途中的贺龙与任弼时》均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中《长征途中的贺龙与任弼时》获全国第六届美展银奖。《虎门沙角之战》、《北京保卫战》分别被广东虎门鸦片战争纪念馆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作品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和“中国油画年展”,并先后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出版多本《崔开玺画集》。作品广被国内外私人藏家收藏。
作品
季宏敏
个人简介
1959年9月生于上海,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炮兵政治部专业美术设计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视觉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油画雕塑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油画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曾设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方志敏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等纪念邮票及小型张。
主要展览:曾参加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个展:“与写实对话”——季宏敏意象油画展;“自然与再造”——季宏敏油画展;“自然与再造•对话公元3000年”——季宏敏超现实主义油画巡回展。“自然物语”——季宏敏超表现主义构想系列油画展。
主要获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视觉艺术双年展金奖,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展优秀作品奖,第一届威尼斯国际网络双年展获 “网络大奖”。
曾多次随团出访美国、法国、德国、韩国、奥地利、意大利、捷克、俄罗斯等国。作品曾多次参加在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及中国台湾、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各种展览。部分作品参加北京保利、佳得、翰海、荣宝、中鼎国际、中拍国际、东方博物等拍卖活动。有近百幅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作品
刘枫华
个人简介
当代艺术家、画家、舞台美术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设计专业,获艺术学士学位。
学术著作:《 换一种方式思维》
诗集:《是谁拨动了我的琴弦》《我轻轻的叩门》
重要收藏:代表作品《兵马俑》,曾在国际范围产生过重大影响,被多国机构与个人收藏。包括:大英博物馆Marshall Cogan先生,前纽约现代艺术馆董事,建筑与设计馆主席,美国联合汽车公司创始人Maureen Cogan夫,前以色列国家博物馆国际理事会主席,巴西总统,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州长,巴西奥委会博物馆,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约翰科坎等。
舞美设计主要作品: 1984年应邀设计歌剧《热土》中央歌剧院;1994年应邀设计歌剧《楚霸王》上海歌剧院;1995年应邀设计舞剧《轩辕与嫘祖》河北省歌舞剧院;1996年应邀设计歌剧《舍楞将军》包头歌舞团;2002年应邀设计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央歌剧院;2004年应邀设计歌剧《原野》中国歌剧舞剧院;2005年应邀设计歌剧《八女投江》中国歌剧舞剧院;2006年应邀设计歌舞剧《娘啊娘》山西运城歌舞团;2010年应邀设计歌剧《热瓦普恋歌》中央歌剧院;2011年应邀设计歌剧《紫藤花》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2012年应邀设计歌剧《白毛女》天津歌剧舞剧院。
舞美设计奖项:歌剧《热瓦普恋歌》,2010年荣获国家艺术院团优秀院团剧目展演优秀舞台美术奖——文化部之前曾获得过多个奖项。
个展: 1995年《刘枫华画展》北京,1995年《刘枫华绘画展》北京,1999年《失落的文明》北京,1999年《处境》北京设计博物馆,1999年《刘枫华绘画展》北京。
群展:1989年至2015年期间曾参与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各种《艺术展》多达六十余次,包括伦敦、纽约、东京、悉尼、香港、台湾、摩纳哥、纽约、荷兰、瑞士、迪拜、柏林、巴黎、布鲁塞尔、意大利、新加坡、奥地利、丹麦、波兰、德国、加拿大等。
作品
孙东(孙东风)
个人简介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总政话剧团一级美术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家学会理事、视觉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油画作品曾参加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香港金秋美术作品展,今日美术馆西藏风情油画展,中国山水油画风景艺术展,795当代艺术元素邀请展,795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798感叹号画廊邀请展,《平湖一抹》全国油画家写生展,蓝润国际中国著名画家多伦写生展,绘制壁画稿《滇人梦》被中国民族文化宫收藏。
2013年为中国神华集团设计、制作大型壁画《时空的记忆》系列。2014年为北京军区总医院新建医疗大楼做大型壁画《凤凰涅般》策划设计。
2015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走向未来艺术大展舞台美术作品获第四届、第六届、第九届、第十四届“文华舞台美术设计奖”,第三届、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舞美设计奖”, 第七届,第八届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2002年全军新剧目会演一等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2004华文地区优秀舞台美术作品展”优秀舞台美术作品奖。个人获第四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话剧舞台美术“金狮奖”,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等奖项。
作品
王立庆
个人简介
王栎卿立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航大舞美研究所所长,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舞台美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南航大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油画家学会会员。
2000年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舞台美术奖;2000年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舞美设计金奖第一名;2003年获第二届中国舞台美术作品大奖;2009年获国务院国庆彩车指挥部颁发的“奋进奖章”、“创新成果奖”及“创新设计红星奖”。
油画作品《人和大地》、《北方集市图》、《茶馆》参加江苏省人物画展,1985年在西安美院进修,师从著名画家刘文西、谌北新教授,同年在南京举办个人速写作品展,作品发表于江苏画刊、连环画报等艺术刊物,并被韩国、日本、台湾等地收藏。2013年作品《我是艺术生》、《海草房》分别参加北京瀚海四季拍卖会、北京保利国际拍卖会并成交。
2013年10月至11月期间,个人作品百城巡展“身边的感动”分别在上海汤臣一品、上海戏剧学院展出。其作品功底扎实,风格洒脱、创新、多产,是一位极具潜力的中青年专家型画家。
作品
张建岗
个人简介
1955年生,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教研室副教授,内蒙古包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艺术学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师承著名油画家陈逸飞等先生。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执教至今。主攻油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展览,并多次被《美术》、《中国油画》、《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选用及收藏。其画风质朴凝重,以写实见长,多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主要作品:《水乡》布面油画,1990年于土耳其安卡拉参加《土耳其双年展》;《战争年代的印象》布面油画,1992年参加纪念建军65周年画展;《女肖像》布面油画,1992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于香港举办的《金秋大展》;《花傣族女青年肖像》布面油画,1992年参加北京国际艺苑北京油画展;《俏缨》,1993年参加《中国第三届体育美展》;《木兰巡营图》,1993年参加日本第十届水墨展;《盼》布面油画,1993年参加中国国务院文化部盼奥运美展,获一等奖;《高原放牧》《牧羊犬》布面油画(85x60)cm,参加香港1993年中国油画展;《宋庆龄》布面油画,1994年参加中国第八届美展;《祝福》布面油画,1995 “中国名家油画联展”;《军民共庆》布面油画,1997年参加纪念建军70周年画展;《大堤上的婚礼》布面油画,1998年参加《抗洪精神赞》全军美展;《相会那达慕》布面油画,1999年参加庆祝建国50周年全军美展,获得优秀奖;《相会那达慕》布面油画,1999年参加中国第九届美展;《草原雄鹰》布面油画,2002全军美展;《华北民兵(185x185)cm》,2003年参加中国第十届美展;《嘎达梅林》布面油画(185x185)cm,2005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作品展”, 并入编画册;《摔跤手》2004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第二届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2006年4月8日阳光卫视 “投资中国”栏目做个人专题报道;《少数民族肖像》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人代会成立40周年书画展;油画《奶场》、《牧人》、《藏妇》、《从雪山来》《牦牛》(85x60)cm1994年参加新加坡中国西部高原油画展;2002年应意大利大使馆邀请,于6月26日在意大利大使馆举办“张建岗油画作品展览”;(草原风情,肖像系列,风景写生共计60张作品。)1999年11月为航天部设计《中国载人飞船神州一号试飞飞行》纪念章、首日封等。
作品
张旭
个人简介
1959年7月5日生于上海, 1984年7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1984年—1995年任中央电视台制作部美术设计科设计师、副科长、科长。在业务岗位期间的主要作品:1988年和1993年“春节联欢晚会”舞美总设计,“正大综艺”、“综艺大观”、“实话实说”等优秀栏目的首创栏目舞美设计,还完成了其他几十台单项晚会的舞美设计(如“国庆晚会”、“青年歌手大奖赛”、“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晚会”、“五一晚会”、“中秋晚会”等等)。
1996年任中央电视台制作部副主任。在任期间完成制定制作部各专业工种的岗位规范化管理的若干制度,并沿用至今。
1999年至今任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形象设计制作分公司总经理。在负责经营工作的十年中,利用自我的专业优势与行政管理经验,并将在北京大学所学工商管理知识,通过多年实践经验与总结,创建了一整套用适用于舞美领域的企业管理办法,并对行业中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作出了一定的业绩。
2003年接受了辽宁电视台聘请与辽宁电视台合资组建了中辽场景制作公司筹备中心,成为中央电视台首家与省级电视台媒体联合办经营实体的先例。一年的经营业绩得到了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央电视台及中国国际总公司和辽宁省委宣传部、广电局及辽宁电视台的高度认可,并成为辽宁电视台制播分离的改革典范。
2013年10月当选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八届(2013-2016)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担任舞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运行等工作。
所在公司主要承接中央电视台大部分舞美制作,如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等大型节庆晚会,《星光大道》和《非常6+1》等品牌栏目。期间,担任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型舞美项目的总负责人,如全国十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开幕式、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开幕式、首届新疆国际舞蹈节开幕式等。
作品
张忠安
个人简介
张忠安,号龙聚斋主人,194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兴安县。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兼戏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西舞台美术学会会长,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梅兰芳纪念馆荣誉馆员,江苏泰州梅兰芳纪念馆荣誉馆长、文化顾问, 世界华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戏曲人物画艺委会主席, 南宁市卢陵书院国画馆馆长。
1965年7月毕业于广西戏曲学校桂剧表演专业,即留校任教;1970年调广西京剧团任舞台美术设计;1975—1976年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1984—1986年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深造; 1987—1988年兼任 《中国戏曲志·广西卷》 编辑;1989—1994年任广西艺术辅导团 ( 后恢复为广西京剧团) 副团长;1995—2007年任广西京剧团团长兼艺术职业学校校长。
从20世纪70年代始, 创作设计了数十个舞台美术作品,涵盖京剧、桂剧、彩调、壮剧、粤剧、瑶剧,电视剧以及综合文艺晚会等。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优秀舞美设计、 优秀绘景、优秀服装设计奖,参与设计的大型戏剧 《大儒还乡》《瑶妃传奇》《霸王别姬》等分别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 奖、桂花金奖等, 组织策划创作了《霸王别姬》《格鲁花》等剧目及多台专业文艺晚会。
2009年、 2010年、 2011年创作的 《杨贵妃》《王昭君》《回眸》 连续三年被选入法国艺术圣殿罗浮宫参加国际艺术展。2014年1月,作品 《梨园精灵》 参加中法建交50 周年巴黎东西方国际艺术展,获传统文化传承奖。2014年7月,作品《李尔王》 获“世界华人艺术家书画邀请展”金奖; 同年10月,作品 《三岔口》 获首届中华戏曲书画艺术大展首展及全国巡展最佳优秀作品奖。
2013年,又开始在陶器、瓷器上刻、绘制戏画作品;同年8月,瓷画作品 《莲花童子瓶》 获“八桂天工奖” 金奖,广西艺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作品被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泰州梅兰芳纪念馆、广西博物馆、图书馆及国内外相关部门和爱好者收藏。
作品

左钢
个人简介
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主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理事,吉林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黑土地油画院副院长。
从教二十八年主要担任戏剧影视学院的《美术基础课》《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课》《戏剧影视美术基础理论》《中外建筑》专业课及选修课等课程,舞蹈学院的《戏剧影视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期间创作各类舞台美术作品百余部,其中大型晚会设计《白山松水庆回归》《第二起跑线》、话剧《他人》《欲望号街车》《萨勒姆女巫》《2012我们等待戈多》《一次动机不明的绑架》、评剧《三嫂》、儿童剧《少年先锋第一团》等二十几台作品获国内、省内各种奖项。创作绘画作品二百余幅,其中《让我再爱你一次》《艺考》《帕米尔之春》《和风暖阳》等二十几幅作品获国内、省内各种奖项,作品被多个机构收藏。
油画作品:2007年油画《目标-没有硝烟》获吉林省美展三等奖;2008年水粉画《逃不出的凡尘》获吉林省美展优秀奖;2009年油画《让我在爱你一次》获吉林省美展优秀奖,并被远东艺术馆收藏;2010年油画《风景》获吉林省首届小幅画展优秀奖;2010年油画《艺考》获第二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展纪念奖,并被东北亚博览中心收藏;2011年油画《玛曲的阳光》获第三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展纪念奖,并被东北亚博览中心收藏;2011年油画《三江湿地》入选吉林省小幅画展获优秀奖;2012年油画《关东腊月》获第四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展纪念奖,并被东北亚博览中心收藏;2012年油画《被遗弃的专用线》获吉林省第二届小幅油画展优秀奖;2013年油画《帕米尔之春》获第五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铜奖,并被东北亚博览中心收藏;2013年油画《和风暖阳》获第二届中国美协、国家统战部主办“和美西藏”画展铜奖;2013年油画《蛟河》入选吉林省大美长白山写生展;2014年油画《关东腊月》入选吉林省高校教师油画作品展获一等奖;2014年油画《夕照》等三幅作品入选吉林省黑土地油画院首届作品展;2014年油画、水粉画《梁思成与林微因》《暖阳》入选吉林省“中国梦松江情”画展,其中《暖阳》获三等奖。2014年6月油画《腊月》入选吉林省教师美展;2014年油画7月《梁思成与林微因》《和风暖阳》入选“中国梦”吉林省美展,《和风暖阳》获三等奖;2015年5月油画《帕米尔写生》入选吉林省油画学会首届画展;2015年6月油画《肖公巴哈尔节》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美丽新丝路 翰墨定西行”画展,并被甘肃定西美术馆收藏。
著作、论文、作品发表:《当代英国舞台美术》吉林美术出版,《左钢画集》吉林美术出版,《左钢油画写生集》、《影视戏剧海报设计》吉林美术出版,《吉林舞台美术》( 主编),论文《舞台美术家的个性与风格》《艺圃》,论文《小剧场话剧—拓展戏剧舞台空间》发表在《艺圃》,论文《利用空间创作》发表在《舞台美术家》,论文《琐谈舞台空间》发表在《戏剧文学》,论文《舞台空间--戏剧符号的承载者》发表在《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厚积薄发--左钢绘画作品选》发表在《吉林画报》,《邂逅草原》11幅作品发表在《生活艺术导报》,油画作品《激战水阳镇》发表在《长春日报》,油画作品发表在《城市晚报》,油画作品发表在《吉林日报》。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