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至5日,“通变•顾盼”——新陈代谢首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家邀请展媒体装置单元在贵州隆里龙标书院展出,本次共展出来自6位艺术家的6件作品,包括陈文华的《预设性征兆》、张小涛和黄齐白的《关于十二口古井的吟唱》、李天元的《看不见》、田晓磊的《创造》、汤柏华的《夏虫国》以及张小涛的《量量历险记》。


2日上午,记者步入龙标书院,走进一座二层古楼。一层展厅内,最吸引人的是一块播放着动画电影的大屏幕,一群可爱的小朋友紧挨着坐在长长的木凳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他们身后还站着几位家长,也正看得津津有味。


这部老少咸宜的作品就是张小涛的《量量历险记》,该影片时长约15分钟,整体采用剪纸拼贴画手绘画风,讲述了一个叫“量量”的小孩经历的一场奇幻穿越之旅。从现代的宇宙行星到古风的中国水墨画,从西游记里的四师徒到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僵尸……不得不佩服艺术家的脑洞,观看中稍不留神,也许就会错过一场惊艳的转换场景。
 
“孩子是我们的前世,也是我们的来世,我们其实是站在时间的中间看过去和未来。”这部作品就像一场成人和儿童世界的相遇,张晓涛表示,他想用儿童的眼光去探索日常化生活和神奇幻想世界的重叠,通过这个作品来探讨我们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态度。
 
沿着木制楼梯,还没进入二层展厅,小编就听到一阵劲爆的现代电子音乐,这里展出的是田晓磊的《创造》和汤柏华的《夏虫国》,而电子音乐就是《创造》的配乐,《创造》的主题是人类与科技,田晓磊创造了一个人机结合体的后人类形象,用MV形式展现后人类的世界,田晓磊想让现有的文化、科技和身体充分交汇,诞生出一种想象中的未来结构。
 
据策展人殷嫣介绍,当艺术介入隆里古镇时,艺术作品本身成为一个反观与想象的通道,链接起记忆与未来。通变顾盼,无法阻挡的向前,挥之不去的乡愁,走去过,才能看回来。

通变顾盼
策展人:殷嫣
媒体装置单元


通变,继承与革新;顾盼,观望与审视。通变,是古镇在时间轴上向前的技巧与方法;顾盼,是古镇行进在时间轴上的状态与暗流。当新媒体艺术作为现实的催化剂介入隆里古镇的现实语境时,艺术作为一个反观与想象的通道,链接起记忆与未来。由艺术介入并驱动的乡村复兴之中,异质同体能否相生相容?通变的逻辑与顾盼的情状能否明投暗合?是此次展览所探讨的核心问题。这与总策展主题新陈代谢讨论的本体差异与客观现实的扭结不谋而合,在此部分更强调历史与未来不断交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变异的可能。


参展艺术家作品赏析



《预设性征兆》

作者:陈文华
     年代:录像灯光装置2016
     作品材料:黑布,LED灯,亚克力,骨头,不锈钢,铁架,视频,木框,PVC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介绍:
陈文华的作品是带有预设性征兆为剧场式的多媒体艺术装置,他认为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种能量的表现。所有的时空都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这里,宇宙幻化为最基本的几何共振体,一切的未知与可知在这转换,征兆就在这预设当中。在此次展览中陈文华在原有艺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隆里古城重新营造一个新的场域,在这里重塑对感知的思辨以及对文化的重新理解。陈文华将整个空间的作品都处理成黑色,无论是装置还是视频,黑色对于陈文华而言是最没有参照的一种颜色,既可代表所有,也可表示一无所有。而在这被抽离了一切指代与语境的空间里,只有那些些像是宇宙星空的点点光芒,才能引领我们抛开一切繁杂,重新回到自我。



《关于十二口古井的呤唱》

作者:张小涛+黄齐白
     新媒体装置
     年代:2016


作品介绍:
张小涛的大型装置影像作品《关于十二口古井的吟唱》想用新媒体装置来呈现隆里古镇那些已经快被消失了物体的影像,十二口大水缸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时间和空间相遇,都浓缩在与古井形状相似的陶器之中,用投影把从古镇釆集的素材剪辑成影像并投射在水缸中,缸中的鱼和古镇中现实的记忆中的影像重叠、幻化,一切都显得既真实又迷幻,艺术家试图用新媒体艺术语言去唤醒我们的乡愁记忆中的声音、图像、光线、味道,这既是一种柔弱的抚摸,更是我们回到故乡之途的低声呤唱。从隆里古镇中吸取一些典型的影像和符号,意在作品中加强在地性的联系,用虚拟的数字艺术来重建现场与历史的对话。



《看不见》

作者:李天元
     影像装置
     年代:2016
     作品材质:衣服,录像


作品介绍:
李天元的作品表现了青年人对自我的不确定性和对他人的探索。观众可以通过活动胳膊和腿,改变光的颜色和听到不同情绪的人声。



《创造》

作者:田晓磊
     单屏影像
     年代: 2015 年
     时长:5 分30 秒


作品介绍:
田晓磊的作品是以人类与科技的关系作为主题,艺术家创造了一个人机结合体的后人类的形象,用MV的形式展现他的世界。艺术家意图让现有的文化、科技、身体、充分交汇,诞生出其想象中的未来结构。



《夏虫国》

导演:汤柏华
     动画电影
     年代:2014
     编剧:汤柏华、王剑、熊磊
     颜色:彩色
     片长: 16 分30 秒


作品介绍:
汤泊华的《夏虫国》采用了中国传统壁画的方式来创作动画,故事来源于《庄子·秋水》中所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艺术家根据这一典故,改编了一个故事。历时两年多用万余幅石膏板画制作了这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动画作品《夏虫国》,传统与现代的快与慢,精与简,“夏虫不可语冰”是因为夏虫只有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生命,它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冰。但在艺术家的世界里,就是要带着有限的生命,去寻找那些至今还蒙昧无知的“冰角”。这是一场悲壮而孤独的寻找,亦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集体探寻。



《量量历险记》

作者:张小涛
     动画电影
     年代:2013


作品介绍:
在《量量历险记》中,张小涛企图把这个作品作为成人和儿童世界的相遇,通过作品来完成和孩子的一种对话和交流。艺术家强调孩子其实是我们的前世,也是我们的来世,我们其实是站在时间的中间看过去和未来。艺术家想用儿童的眼光去探索日常化生活和神奇幻想世界的重叠,通过这个作品来讨论我们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态度,其实我们每个人面对未来都是未知的,孩子眼中的神奇世界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和通道,让我们去发现和探索那些未知的秘密。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