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影响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二者日益密切的关系已经成为业内学者与企业家纷纷瞩目的焦点。10月4日,本次新媒体艺术节的另一场重要论坛——“新媒体艺术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在隆里草堂召开,来自政、企、学、研等各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从多个角度畅谈了他们对新媒体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出席论坛的有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旭,副秘书长兼剧场建筑与舞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马路,音响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宏志,新媒体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荣飞弟等,还包括来自全国各省市学会的代表们,参展院校的师生。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致辞
首先,曹林会长对前来参加论坛的诸位表示了感谢。他表示,今天的论坛大家将共同就新媒体艺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这也是中国舞美学会顺应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需求,力所能及地用专业为社会服务的一个举措。本次论坛汇聚了各路精英,包括中国演艺科技协会、中国剧场联盟、中国声光视讯芒协联合会、戏剧服装联盟等,可谓是群贤毕至,最后,他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锦屏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明波致辞
刘明波首先代表锦屏县向出席论坛的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举办新媒体艺术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是本次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也是锦屏县扩大对外交流集思广益的最佳平台。
刘明波认为,本次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与600年隆里古城的结缘,源于隆里古城的“旧”与新媒体艺术的“新”这两者的“新旧碰撞”。国际上很多艺术节在大都市举办,而如今当新媒体艺术遇上汉韵悠然的隆里古城,使得艺术产业得以突破都市藩篱,回归不同于日常的原生态,从而真正把古与今、新与旧、传统与现代、高科技与旅游,通过新的媒体形式传播开来。
刘明波表示,作为东道主的锦屏县人民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契机,围绕建设“和谐秀美”锦屏的目标,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不断深化与中国舞美学会的沟通交流,开启双方合作新征程。昔日“藏在深闺人不知”的隆里古城,今日一定会重焕异彩,迎来一个灿烂的艳阳天,未来的锦屏一定会散发出更加诱人的魅力和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旭主持了论坛,他指出,舞美学会的办会宗旨是“国内增强凝聚力,国际上增强影响力”。如果说10月2号我们研讨的议题是艺术理论与实践,那么今天的论坛想要讨论的就是新媒体艺术的产业问题。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创意与复制”,众所周知艺术具有不可复制性,而产业则需要大量复制。如何对文化产品进行高明的“复制”?将有十位专家围绕此主题进行讨论。
李风 深圳天地文创集团董事长
创新与复制之间有一个尺度
李风认为,新媒体艺术等文化产业发展一定要有良好的产业环境,作为企业,非常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好的政策进行吸引和支持。“艺术家村要建,希望企业家村也要建,至少要有企业参与的空间。”
而面对创意与复制的关系,李风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对尺度把握的问题。创意重在创新,创新则无法复制,但如果艺术品加入新媒体手段,增强吸引力与互动性,从而保持创新的持续性。而从产业角度而言,艺术品本身品质保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便可以适当的进行复制。不断创新为复制从而形成产业成为了可能。
隆里之行对李风的启发是如何把科技与自然、艺术、历史、人文相结合,在村落、河田、家家户户,形成新的思路。“在探索过程中,秀出科技的力量、艺术的魅力、隆里的名片。”
黄文彪
广州市汇信音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江剑豪
广州市汇信音频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声音的艺术在于把握其间最微妙的平衡
黄文彪为大家介绍了广州市汇信音频技术有限公司与明和集团共同合作的《隆里传奇》。在他看来,对于《隆里传奇》这样一部全景水雾秀而言,音响效果自然对整个剧的成功与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负责音频技术的江剑豪总监从技术角度向在座的各位详细介绍了大型3D全景水雾秀《隆里传奇》的制作情况。他说:“因为听觉给人的感受不像视觉来得直接,声音更多是与人的心理相结合, 《隆里传奇》中出现的声音应该与我们所看到的画面相符,并与我们对画面的想象产生共鸣。” 他表示,《隆里传奇》的音效处理要有重点、有层次、有取舍,充分发挥了声音的艺术作用,使观者产生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声音之妙就在于它不可或缺又不能喧宾夺主,在辅助画面的同时又需考虑观众的听觉感受,力求把握其间那最为精妙的平衡。
此外,学会音响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宏志与黄文彪就音响专业问题展开了探讨。
温庆林
中国演艺技术设备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北特圣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数字化舞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温庆林做了题为“数字化舞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演讲。首先他介绍了舞台技术在演艺行业中的发展现状:多学科、多专业高度融合,并且集创新性和可靠性为一体。他向大家展示了舞台技术在非标剧场中的创新及应用,其中包括浅基坑大型设备、活动座椅、万向车台、飞行器(威亚)、机械臂等已经实现或常用的技术手段。
随后,他介绍了数字化技术与舞台技术结合而产生的新形式,其中,虚拟现实技术(VR)营造出了虚拟舞台,增强现实技术(AR)与舞台技术相结合则产生了主题体验馆,而混合现实技术(MR)可实现虚拟演出。在演讲中,温庆林结合相关视频,并以图文并茂的演讲形式使在座的嘉宾们听得兴致盎然。
刘云辉
广州明道灯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国际化与规模化——新媒体背景下,中国舞台企业的战略选择
深耕舞台美术设备产业的刘云辉对新时代环境下的业态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面对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舞台灯光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数字投影、全息影像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国内从业者不得不认真思考产业战略在今后的发展问题。
刘云辉深切的意识到中国舞台灯光产业在国际上所处的敏感地位——“产业规模巨大,品牌影响不足。”面对这样的现状,刘云辉提出中国舞台企业应当遵循“规模化、国际化”路线,并且强调了两者相辅相成的重要联系:有规模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而国际化则会打开企业的视野与发展空间,从而为规模化发展提供保证。
刘云辉多次提及人才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提出国际化过程中利用引进国际人才对“产品、营销、财务管理能力”三点重要因素的促进作用。
卢向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数字构造剧场——参数化技术如何深度参与剧场设计
卢向东向听众阐释了计算机技术如何逐渐深入参与建筑设计尤其是剧场设计的。被命名为“参数化技术”的建筑设计理念正在越来越多的投入到产业应用中。
卢向东总结了计算机技术对于剧场设计的影响进程:“从形式迈向功能,从设计工具迈向设计理念”的嬗变使这种技术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自己不同时期的作品案例展示,卢向东向观众清晰的描绘出参数化技术在国内应用的发展轨迹。从最早计算机开始参与剧场建筑设计绘图开始,到此后参与剧场形式设计,再到如今已经深入到剧场试听功能化设计的方方面面。卢向东还向观众展示了参数化剧场设计软件的应用过程。卢向东预言,参数化技术对于剧场设计的全面介入是时间问题,并将逐步从辅助设计走向部分替代设计。
韩丹
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秘书长
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之极致运营
韩丹以舞台剧《战马》为例,从这部戏的政治高度、文化内涵、内容营销等多方面作了介绍。尤其从营销手段方面作了深入解析:从成立《战马》亚洲运营中心,通过跨界整合资源,创新营销模式,以商业赞助、项目众筹、戏剧发行等商业运作模式迅速打开市场,并在资本市场中赢得头筹,到新创“营销前置”的模式,从戏剧的内容到衍生产品的所有环节进行营销,试水全新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战马》创造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成为了戏剧界又一个经典的成功案例。
傅高武
湖南明和集团董事长
引领科技、以创新推进发展
作为产业技术探索的先行者,傅高武通过明和集团的发展经历,描绘了传统演艺装备企业的转型之路。明和集团在创立初期主要从事文化演艺设备的研发、生产,经过不断的转型与升级,距今形成了从文化演艺装备、文化工程施工发展为“文化旅游+创意工程+产品技术”的综合型、多元化产业形态。
结合企业发展的经历,傅高武提出了以文化引领科技、以创新推进发展的思路,并总结出“科技为支撑、创意为灵魂、不断融合发展” 三大文化产业业态新特征。傅高武介绍说,明和集团在自身的技术积累和文化沉淀基础上,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高端技术开发为切入点推进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对远程通信网络的多媒体技术、虚拟成像技术、全自动化舞台监测技术、便携式移动产品舞台控制系统等高新技术的研发,从产品研发、生产到工程施工;从技术服务到文化创意设计等多方位提升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马路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秘书长
剧场建筑与舞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思考
马路从 “何为新媒体”这个议题出发,带领大家进行了一次严谨的学术思考。他从创新、特性、产业等方面来思考新媒体带来的优势,尤其是本次的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展示了诸多艺术家先进的艺术理念和企业家的雄厚实力,这是一次有一定规模、形式繁多的艺术盛会,也是一次值得观赏、推广、学习的盛会。他说:“站在一个作品面前,我会更关注观众们的评价。”他认为只有获得观众喜爱,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作品才是最值得称道的。
最后,他说:“感恩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心怀感恩之情。”他作为学会的副秘书长,感谢隆里当地的百姓对艺术节的支持,感谢所有企业的支持。
许立勇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博士
林彦华
中央戏剧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除了产业领域的不断实践,来自学术前沿的探索同样影响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本次论坛也吸引了来自科研机构与专业院校研究者们的参与。他们或通过政策解读对文化产业发展建言,或将国际先锋的艺术实践推荐向国内同仁,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
来自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的许立勇博士进行了题目为“文化+科技+旅游+城镇化视角下隆里古城新媒体艺术产业的‘势、道、术’”的演讲。许立勇认为,在当下政策与资本环境利好的情况下,文化、科技、旅游和古村镇亟待融合。基于此,他提出了“取势”、“明道”、“优术”的发展概念,并以本次隆里新媒体艺术节为例进行了深入阐释。
中央戏剧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林彦华介绍了交互式新媒体与舞台艺术结合的相关概念,并通过介绍国内外众多优秀案例向观众呈现了交互式新媒体在应用中的光明前景。国外艺术家对前沿科技的吸收与借鉴证明了交互式技术在应用层面的成熟,同时也展现了艺术本体对技术发展的引导作用。
最后,中国舞美学会品牌部通过一段视频展示了近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汇集了舞美相关行业领域的所有精英人物,以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为核心,致力于打造高端学术和交流平台。近年来,中国舞美学会举办了包括高峰论坛、专家讲座、作品展览、学术出版、国际交流等多种活动,它们和今天的“新媒体艺术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一起构成了大舞美概念下的产业高原、学术高峰,彰显了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国际有影响力,国内有凝聚力”的办会宗旨。
现场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