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的业务经历,持续紧张而极具挑战性的创作工作状态,已成生活惯性。“止于至善”的创作原则,在求新、求变中挣扎。“必止于是而不迁”,而何以求“是”?成为创作构思的最大疑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而及时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创作的思想理论基础,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营造了良好的思想和社会环境。因此,作为从事和参与社会主义新时期电视节目创作工作的我们,秉持“止于至善”的创作原则,既是自我修持的艺术追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关键词
设计、体现,跨界、冲突。
“止于至善”之道,“必止于是而不迁”!
《大学》的核心思想。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

 

2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有一个判断:人的行为来自两种“命令”。因外在价值而伶产生的“假言命令”和因内在价值而产生的“绝对命令”。“绝对命令”听上去似乎很玄,但简单地说就是两种含义:只有当一个行为准则能够普遍化,才是道德的;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和他“止于至善”之所谓处于最完美的境界。郑玄注:“止”自处也”。朱熹《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止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

 

 “是”从自我到无我境界一种升华。以致“必止于是而不迁”。 “是”者,“适”也。“是”乃格物之目的。“格物”即和事物接触并认识事物。从而达到“是”的“正合”。所谓“正合”就是统一!统一就是美。“概念与客观的统一就是美”——黑格尔《美学》。循着这一思考脉络推演,在电视节目场景的设计活动中,我们只要着力于外在价值(客观的存在实体)与内在价值(主观的固有概念)在求是的过程中达到(正合)统一,美或者美的结果就诞生了。——-“必止于是而不迁;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是“止于至善”的表层释义。

 

 “止于至善”的简单释义是: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大纲领之一,是统领《大学》的核心思想。秉持“止于至善”之道,“必止于是而不迁”!然而,又何以求“是”呢?从古至今,对于"止于至善",中国各个时代的文人学者作出大量解读。《大学》以精辟的语言和成熟的思维提出了儒家对于做人、成事的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 构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道德程序。我们不妨从现实的角度,揭示传统意义上的“至善” 之道,确立“求是”理念的行为价值前提。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从构思到呈现的创作过程,都是设计师围绕节目传达创意主题而展开构思,最终完成符合节目传达意愿的动作空间。而这一空间将必须具备一定表现意义的独特的、唯一的专指意象的功能。“每一个个体正是通过自身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来对彼此进行区分。”——(弗兰克《生命的意义》)。这是所有艺术创作最基本的生命价值元素。然而,它只是元素之一,而不是艺术生命价值的全部。因为它自身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仅仅只是艺术创作的艺术个性。“电视节目社会化、大众化”的基本属性,决定着电视节目创作的传达取向。社会化、大众化的传达取向,是电视节目的创作基础。体现的是电视节目的共性,是在个体“自我”的创作中唤醒“社会化、大众化”的艺术认同和共鸣。最终完成电视节目创作的传达意象。体现电视节目创作“社会化、大众化”属性的价值。是电视节目和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创作的首要社会价值元素。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创作的独特性、唯一性的自我生命价值元素和电视节目场景创作的社会价值元素,构成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创作的现实意义。实现现实意义的基本元素,是创作中对于独特性、唯一性的个性化张扬和社会化、大众化认同、共鸣的共性体现的交融统一。

 

秉持“止于至善”之道,“必止于是而不迁”!然而,又何以求“是”呢?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学习》明确指出了界定“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它有两层含义:(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二)、理论联系实际,必须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原则。也是对“止于至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最好诠释!因此,秉持“止于至善”的“求是”原则,即具有指导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今天,电视文艺争放异彩,已成为中华民族主流精神文化生活支柱。

 

中共中央在《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指出:引导文艺工作者成为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拥护者、践行者,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先倡者。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引导文艺工作者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现象,弘扬公德良序,树立新风正气。组织开展“做人民喜爱的文艺工作者”活动,引导文艺工作者牢记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广泛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遵守《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处理好义利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秉持职业操守,树立良好形象。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题材、体裁、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为营造繁荣发展文艺的良好环境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发扬光大了毛泽东“二百”方针的文艺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深远的指导意义。为“必止于是而不迁”诠释了划时代的思想依据。

眼界决定宽度,观念决定高度,脚步决定速度,思想决定未来。这是对设计师由艺术构思到艺术体现成因的诠释。

 

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物化审美意向的基本手段,就是艺术造型。把文本的抽象概念,借助于物质材料依据艺术技巧经验,转化为具有规定性的情绪与意义的具象造型。通过造型,把一个只具备常规意义的空间,营造为具有规定情绪与指定意义的表演空间。这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在这过程中所引发的冲突与因冲突而所产生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将影响着设计师审美意象传达的最终效果。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浩瀚的艺术创作门类中,冲突,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意义。它既是艺术创作的矛盾和限制,同时在很多时候它又是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正是由于冲突的存在,才使得艺术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艺术表现性。很多时候是艺术创作作为艺术表现手段的刻意营造。

 

诸如此类,暂不设在我们的讨论范围。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创意与LED在电视节目场景中的应用冲突,作为我们眼下的主要议题。

 

在创意与体现的过程中,冲突随时都有可能以各种形式和内容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都有可能发生。为简明讨论议题,只扼要的就目前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创意和LED作为场景语汇体现实践中比较常见、又比较突出的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探讨。

 

一、概述

 

随着节目场景设计的艺术构思和设计手段的进步,节目场景设计和体现手段的不断丰富,布景一词被泛化广义的使用,并赋予它更广义的艺术体现和技术体现含义。目前,泛指为节目动作而设计制作的场景皆可成为布景。其属于节目场景中的垂直结构部分,是传达场景审美意象的主要载体。它经过了古代原始形态和后来的同台(场)多景、三棱柱旋转布景、透视布景、三面墙布景、值班布景等历史布景样式。从17世纪开始以创作思潮、风格等区分布景类型的习惯,先后经历了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洛可可风格、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以及批判现实主义等。19世纪中叶兴起的象征主义思潮,划定了布景创作的古典形态和现代思潮间的界限,出现了主体主义(派)、未来主义(派)、表现主义(派)、构成主义(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布景流派。从其技术结构特点上又可分为:箱式结构、帷幔结构、台阶(踏步)结构、条屏结构、空间结构、共用结构、骨架结构、层次结构、投影结构等不同的布景样式。布景作为节目动作审美意象传达场景造型的重要手段。它提供节目中人物的动作情绪环境。节目布景制作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审美意象传达的质量。节目动作情绪的外延和补充。也是场景作为动作空间营造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景,可分为两大类,即写实布景和非写实布景,在写实布景中有写实内景和写实外景,在非写实布景中有写意式布景和其他样式的布景。

 

承前所述,这是借助于传统概念的“布景”一词,对电视节目场景衍生历程的简单描述。在电视节目场景,艺术构思以至于审美意象传达的体现,承载的文化含量、艺术营造手段日趋丰富、形式多样的今天。“布景”一词,已经不能完整描述和表达对于“电视节目场景”这一新型艺术门类的行业特征和概念,因此,我们不得以“电视节目场景”一词,作为这一新型的设计行业称谓:即,“电视节目场景设计”。而“布景”一词,把它作为电视节目场景,空间营造中诸多造型手段中的一个造型称谓。惯常把它作为电视节目场景造型中的一种平面处理手段,比如:天幕或环绕天幕、黑丝绒幕、手绘天幕、电脑喷绘、LED屏幕等等,只是作为场景营造手段之一。

 

二、LED屏作为“布景”介质

 

作为电视节目场景动作空间的造型手段之一的布景,它经历了手绘布景、结构布景、电脑喷绘布景、数字布景(LED屏幕)几种技术体现手段。在场景应用中,又分别动态和静态两种呈现方式。动态常用手段为:升降、横移、环转、纵向移动、原地反转几种模式,静态设置为:作为边幕、作为沿幕、作为主正面背景、作为天幕、作为环形天幕等等模式。

 

LED视频屏幕作为电视节目场景空间营造手段之一布景,呈现于电视节目场景中,表现出极大的艺术魅力。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师以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艺术灵感,在传统的空间营造概念的基础上,对这一新型科技产品,表现出极大艺术创造热情。使这一具有高端、科技、时尚感的新型技术产品,以迅猛多姿的造型艺术形态,展现于诸多不同样式的电视节目场景中,动态的数字影像技术依附于传统的节目动作空间的布景功能之上,使传统的布景技术焕发了崭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扩展了LED视频设备作为具有高科技及含量的工业产品应用范围。动态的数字影像技术为电视节目场景的时空转换,提供了极广阔体现空间。同时也增强了电视节目场景审美意象传达的表现手段和文化涵量。这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革命性的艺术表现介质的扩展和提升。相对于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和电视节目的整体艺术创作,其意义是深远的。

 

三、设计师对于LED的技术在空间营造和体现传达方面掌控能力不足

 

在面对这样一场新技术、高科技、新材料的应用风潮中,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师逐渐显现出其艺术技巧的储备不足。这是目前电视节目场景设计从业者的教育背景的局限。这一局限,导致了数码影像技术对于现阶段每一个设计师而言,都是陌生的。因此,目前LED数码影像在电视节目场景中的呈现,出现审美意象传达,与电视节目场景设计师的艺术创意体现不统一的冲突。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在设计师不能够掌握数码影像技术的前提下,依附于布景上的数码影像视频体现,只能由LED视频设备提供者(设备供应商)和视频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兼负节目场景中数码影像的体现内容的设计、编辑、制作、控制和播放呈现。由此带来的问题往往是令人失望的,对于设计师的审美意象传达而言,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毋庸讳言,正如设计师不能够掌握数码影像技术一样,LED设备提供者(设备供应商)和相关数码影像编辑和技术操作人员,并不能够具备足够的审美意象传达的艺术造型艺术体现的基本素养。同样,这也是受教育背景的局限。所以,作为电视节目场景动作空间造型构成部分之一,布景的审美意象体现,则难以统一在电视节目场景中,整体审美意象传达具有规定性的情绪与意义上来。这就构成了,设计创意的审美意象传达与布景审美意象传达的冲突,既是艺术构思与技术体现的冲突,也是文化认知和行业跨界的冲突。只有合理的化解这一冲突,而这一点恰恰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艺术构思得以完美传达的唯一途径的关键。

 

在现阶段,化解这一冲突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艺术构思与技术体现的合作与沟通。设计师在自己艺术构思的基础上,延伸设计范围,将依附于布景之上的数码影像呈现内容,进行具有规定性的情绪与意义设计,在具体阐明规定场景的造型、构图、节奏、色调的基础上,完善每一场景迁换的数码影像关键祯的设计图纸,作为数码影像技术体现的制作和呈现依据。这是目前条件下化解这一冲突的有效途径。

 

四、作为场景空间营造的新介质LED屏在应用中的困惑

 

据不完全统计,LED屏在场景的应用,从二十世纪初的30%,骤增到15年的80%。至目前,有场景必有LED屏(个别室外特殊场景除外)。无论是场景应用还是产业市场都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单从场景设计的角度来回顾,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1、目前的LED的产品制式(规格)单一,基本上是根据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产出产品,这在常规应用中是符合市场一般规律的,然而,电视节目场景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它作为艺术创作范畴空间营造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造型制约,是硬件在艺术创作中的硬伤。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所谓产品制式的制约:矩形单元组合、像素分辨率(LED泡排列密度)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着设计师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潜能。时常因矩形的LED阵列组合,不得不牺牲场景设计本应具有制定情绪意义的空间符号造型,影响场景语汇正常表达。随之所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节目样式不同,场景样式雷同。

 

2、LED的显示亮度,造成场景灯光创作空间的发挥,原本进行场景二度创作的灯光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因背景屏幕的显示亮度,便不遗余力的提高人物造型光比。势必影响场景情绪营造,直接导致场景表演的情绪表达深度和效果。

 

3、LED在场景应用中的机动性和表演互动,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目前LED自身体量,还不能满足作为布景的机动灵活要求,尚需要投入较大制作成本和设计精力才能完成场景动作。目前虽然有部分产品可以做到轻质或者机动,但分辨率有差强人意。因而也就极大地降低了场景动作互动的可能性。

 

4、作为视频展现的LED屏幕,它的两维化呈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场景空间的三度空间体现。它的两维视幻空间与场景的真实空间表现是冲突的。它的片状结构的遮挡特性,与场景的空间营造形成设计限制。克服这一限制是设计师难以回避的课题。

 

五、LED在场景设计中的应用,趋势与日俱增,前景是广阔的,它给电视节目场景带来的是革命性改变。极大的丰富了电视节目的表现空间,必将承载更深远的创作传达使命。企望:在不久的将来,裸视三D技术、轻质、高画质、灵活机动、造型组合形态多样的,以全新面貌呈现在万紫千红电视节目场景中。

尽管,电视节目场景设计,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专业,它由起步至今,从业者们的队伍逐步扩大为目前的规模,也不过才经历了三十多年功夫,形成一支独立而又系统的专业门类所具有的教学、规范作业和实操理论,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作为国内少数院校新增的的专业设置,也才是近几年的事,据我所知,我们业内个别的资深从业者,也曾有过相关的论述,那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初步的个案探讨。但是,电视节目场景设计,是社会化的人文活动,电视节目场景设计从其姊妹艺术中脱离出来,其原因之一是它伴随与迅猛发展的电视事业,在突飞猛进中壮大了它,先于教学,在实践中逐步丰满羽翼。面对改革浪潮,电视节目场景设计者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整前进中的脚步,把自己融入到祖国经济腾飞、文化复兴的洪流中去,并坚持走在文艺战线的最前列。基于此,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作业体系和理论体系。

 

最后。让我们一起秉持“止于至善”的理念,携手崇尚美、坚守美、打造完美。


陈小林
2016.12.09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