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屏风作为我国传统室内的屏蔽器具,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器具形制之一,《长物志·几塌》中有记载“屏风之制最古”。它的产生与我国的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屏风的功能以及形制不断演变,它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审美价值观,并承载着某种文化的诉求。屏风作为一件在中国文化特性中被制作和使用的物品,是具有中国语言的一种文化样式,它有着多重的身份。在中国古代的任何空间中,“背负屏风”式的形象所象征的是在政治权利以及人伦纲常中处于最高权力的位置,是这一空间掌握话语权的人。作为一种准建筑形式,它对空间进行分隔。在艺术史上,屏风这一绘画媒材对它在其形制、风格、隐喻乃至观看方式上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书画形制,是在绘画中频繁出场的绘画母题,是主人身份或是理想的隐喻。在古代绘画中屏风作为“真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的分隔物,景中套景、屏内套屏的构图方法,产生了一种戏剧性的观看视角。在戏剧舞台中“屏”作为一个空间装置,将观看者与观赏对象分隔开来,并对其所处的空间进行分割、重组,营造一个写意的舞台。由此从视觉上完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空间的转换。
【发表刊物及时间】
关键词:空间; 等级; 山水屏风; 私密文化; 窥探; 戏剧舞台; 导师: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