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 | 《众神的黄昏》舞美制作进步显著

 

《众神的黄昏》

舞美制作进步显著

@belcanto_cz:中央歌剧院歌剧《众神的黄昏》首演看完小激动。首先赞一下制作,真是一年比一年好,虽然比较传统。演员方面,恭喜女高音王威完成了布伦希尔德这个难度超高的角色,最后一幕的表现小超预期。男高音刘怡然首次演绎齐格弗里德基本符合预期,但音量还是偏小。俞指手下乐队也全马力发挥,合唱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咖喱喱姆Q:跟拍了5天的排练,从没看过歌剧、没听过古典音乐的摄像学会了齐格弗里德的主题,并表示想拿来做手机铃声。昨天拍摄的时候他已经知道,只要这段主题响起,齐格弗里德就该登场了。所以说,古典音乐其实并不是这么高深又遥远的东西啊。

@仰望93:《众神的黄昏》从六点半到十一点半。俺下班来不及吃饭靠着4块巧克力撑了下来,全华人班底流畅地演下来也算对《指环》大结局有个交代。王威的布伦希尔德明显为最后的爆发在前几幕保存了体力。表演设计中规中矩,论国人制作实力其实可以更好的。下个月保利还有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又是消耗战。

@不锈钢老许:就看了一幕,舞美制作环节进步极为显著。从2011年的《唐豪瑟》到现在的《众神的黄昏》,东四十条中央歌剧院(国家歌剧院)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将瓦格纳剧目瓷瓷实实地从神坛上拉了下来。

@四季旅人:中央歌剧院的《指环》终结篇《众神的黄昏》演出成功,乐队当居首功,音量充沛,音场强大。俞院长抓主线非常有效,激情满溢。演员方面,刘怡然试刀齐格弗里德力有未逮,田浩和於敬人符合预期,王威表现出色,终场的“布伦希尔德的献祭”是全场亮点。制作也是一年一个台阶,舞美进步较大,多媒体效果明显。

@换个城市喝咖啡-白:当天开始在二楼,就两排座位,还是很清静的。后来人越走越少,领座员就让我们下池座去。池座的音效比上面明显好啊。

@熊猴猪:中央歌剧院的瓦格纳《众神的黄昏》从六点半到十一点半,5个小时,光序曲就唱了40分钟。我记得几年前吐槽过瓦格纳就是个唠叨的色情狂,今天我又想到了这个槽,再吐一遍。齐格弗里德下个马都要唱“谁来牵我的马,这可是绝世好马”,真是聒噪。

@贺兰老大: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等待晚上欣赏《众神的黄昏》,哈哈。

@竺虫儿:整部《指环》没有看完,一个字累,两个字太累,三个字非常累。《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后三部好看。瓦格纳本质不那么光彩,好在有奇才。

@爱羽紫微_狼族之音:5个小时的歌剧《众神的黄昏》考验乐团和观众。据说从昨天下午三点彩排一直到今早凌晨一点半,挑战极限!

 

马 连 庆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

马连庆谈舞美设计创意构想


这次创作《众神的黄昏》是继《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之后,瓦格纳鸿篇巨作尼伯龙根指环的第四部终结篇,创作主旨是延续前两部的整体风格,在写实的基础上实现它自身的独特个性,整体空间恢宏大气,在空间设计中巧妙融合高科技多媒体影像,使之与实体空间相结合。

在影像处理上突出多媒体影像的神秘性与象征性,使之与整部戏的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紧密相联,预示整部戏的走向,把观众的视野一步步推向戏剧的最高潮,达到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让观众充分领略瓦格纳这部不朽的宏篇巨作的伟大魅力。作为舞美设计师能够创作这样伟大的作品是莫大的荣幸,也倍感压力,希望不留遗憾。

 

                                                          舞美赏析


 

 

 

 

 

 

 

 
 
                                                        精彩花絮
 

 

 

 

 
▲舞美设计马连庆在台上指导安装
 

 
▲灯光设计周正平与舞美设计马连庆在调整最后效果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