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春秋——国家大剧院藏古戏台模型展
中国戏曲约在12世纪发展成了完整的艺术形态,经过数百年的蓬勃发展,形成千姿百态的戏曲文化,她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是世界戏剧文化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其共生的演剧场所——古戏台,汲取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和建筑艺术之精华,是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观演建筑。
国家大剧院十分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精心遴选,先后定制了21件古戏台模型,并将其作为常设展推出。这些模型严格按照现存戏台建筑的规制和外观等比例缩小制作,戏台实体分布在全国11个省市,带有浓厚历史底蕴和民族风情,她们是我国传统戏曲和建筑文化的缩影,展览以此向传统艺术致敬!
中国戏曲约在12世纪发展成完整的艺术形态,
经过数百年的蓬勃发展,
形成千姿百态的戏曲文化,
她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
是世界戏剧文化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与其共生的场所——古戏台,
汲取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精华,
是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观演建筑。
贵州黎平县茅贡乡高近村侗族戏台
北京故宫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
陕西丹凤县花庙戏台
古戏台,系指清末民初以前修建的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盖建筑。作为演剧场所,古戏台是目前可以见到的地面上为数最多的有形实体剧场建筑,经历了一个从简陋到精美,由室外到室内的演变过程。随着岁月的流逝,为数众多的古戏台日渐湮没于历史长河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展厅实景
击鼓坐俑(复制品)
昆曲脸谱
古戏台,按照其建筑场地、社会功能、观众层次等因素的不同,划分为神庙戏台、会馆戏台、宗祠戏台、宫廷戏台、私家戏台和市井戏台等,特色鲜明,蔚为大观。神庙戏台是我国出现最早、分布最广的戏台,她是会馆戏台与宗祠戏台在建设初期模仿的对象;宫廷戏台与宫廷演剧相伴而生,是最为华丽雄伟的戏台;私家戏台依主人的兴趣、爱好而建,格局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市井戏台满足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他们最为主要的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