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说
      夏衍说:张光宇的艺术成就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叶浅予说:宣传张光宇刻不容缓。
      张仃说:张光宇是亚洲的骄傲。我们欠张光宇的帐。
      黄苗子说:我把《中华艺文奖》奖金100万元用于彰显张光宇的艺术。
      吴祖光说:张光宇是美术界的泰山北斗,影响巨大。
      华君武说:张光宇是中国一代漫画家的引路人。
      丁聪说:张光宇是纯粹的艺术家,对做官没兴趣,对名不在乎。对钱无所谓。
      丁绍光说:张光宇教我兼包并蓄,全世界好的东西都应该学。
      黄永玉说:当年张光宇的名字是我常念的经。***狗杂种真神人也。
      廖冰兄说:你可以超越他,但是绝不可以绕过他。

他是谁

      张光宇(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奠基者之一,江苏无锡人。
      张光宇太特殊了,特殊到很难用一个“某某家”去界定他。他是漫画家?诚然,漫画贯穿了他早期中期创作生涯,是民族的、大众的,也是民间的、诗性的;他是设计家?他早在20年代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工艺美术合作社,梳理出一部《近代工艺美术》著作,尝试设计的门类涉及广告、海报、书籍装帧、杂志美编,甚至还有家具;他是电影和舞台美术家?他由京剧舞台设计起步,早年就参与了多部电影的美术设计,以动画电影《大闹天宫》收官,为动画片里的“中国学派”赢得国际性声誉。此外,他还是装饰艺术家、出版家、现代美术推广人。在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上海滩的一批画家、作家、诗人、出版人等自由知识分子中间,他也是一个旗手。那么,这么一位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开山人物,为什么被遗忘了这么久?

张光宇与中国戏脸艺术
                                                                                     文:张临春(张光宇三子)

      中国传统戏剧,融会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诸多方面,这是中国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张光宇受之影响极深,并从中吸取了丰富的养份,是造就他在一生艺术创作上,具有浓厚中国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根。


张光宇(右)与票友戎伯铭之戏装照《三日画报》第七十五期,1926年4月


曹涵美插图《幼年张光宇扮戏》《上海漫画》,1929年2月


      我们就现存的资料,看张光宇对京剧戏脸艺术,是如何学习、吸收、推广、转化的。
      如众所知,张光宇和他的弟弟们,幼年在无锡老家就是忠实的戏迷,经常到茶园去看戏。为了看戏,不惜冒着被家长处罚的风险。


曹涵美插图《梦中挨打》《上海漫画》,1929年2月


      1914年他到上海求学时,有幸认识“新舞台”著名武生张德禄,并结成忘年交,因此,被特许在后台观赏演员化妆、勾画戏脸,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不断在纸上勾画,逐渐掌握了这门艺术的精髓。


“新舞台”内景


下面展示的是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画的彩色京剧戏脸。



脸谱册页

      1934年张光宇在《时代》第5卷第5期上发表的“戏脸艺术”短文,是他对这门艺术深刻的认知。原文如下:“旧戏的戏脸,一幅幅都是图案画。中国的戏,本来就是图案,一切场子、身段、唱白,重抽象而不就写实,为一种诗歌与舞蹈之装饰艺术。戏脸更为面部之重要装饰,举凡历史上一切人物之性格及他的行为,都在戏脸上,用巧妙的方法传出:如武士所喜用的武器;如此人免征为龙或虎;此人为忠诚方正,则用大块彩色平正涂绘;此人为奸小凶狠,则绘成斜曲琐碎之相。他们的扮演也就是根据这样,构成了种种姿势,即所谓功架。因此戏脸之描绘,自有一定方式,及严重之格调,不可混乱。我们相信中国旧戏,是美丽的;但戏脸尤为美丽。要探索中国戏的艺术,戏脸是不可忽视的一事。





戏脸折纸成品

      这一时期,张光宇精心设计并通过“时代图书社”,发行了一套京剧戏脸折纸,介绍和推动社会重视中国这门独特艺术。
      1936年“独立出版社”出版的《光宇讽刺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巧妙运用京剧戏脸艺术表现手法,创作的讽刺漫画。这些漫画不但耐看,而且时尚味十足。


(《光宇讽刺集》作“登场人物 (抗日五虎将起霸)李杜、马占山、苏炳文、王德林、张殿九)”


《光宇讽刺集》作“登场人物  于右任像”


《光宇讽刺集》作“登场人物 冯玉祥像”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张光宇一部彩色《西游漫记》横空出世,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其中主要形象孙悟空,就是借助了京剧戏脸艺术的表现手法。一只拟人化的猴子,形象生动活泼,一下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深爱人们的喜爱。


《西游漫记》中运用戏剧脸谱绘孙悟空


《花果山》卡通故事中孙悟空形象设计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一部自己拍摄的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轰动了国内外,它一直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占据着中国动画片的至高点。此片美术设计是张光宇和他的三弟张正宇,片中主要人物形象都出自张光宇之笔。人物都是虚构的,我们看完了,却觉得本该如此;因为人物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符合故事要求,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从设计前的一些草图到正式设计稿,我们又看到了戏脸艺术的身影,许多人物脸不是戏脸的翻版,而是运用了戏脸艺术的表现手法,这是可见艺术家高明之处。


《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形象设计


《大闹天宫》中其它人物设计


      张光宇对戏剧的热爱一生从未停止过,他爱戏、懂戏、演戏,化戏为艺,这条线索贯穿了他的生命。在临终的前几年还画了很多关于戏剧题材的水墨作品,如《定军山》、《金钱豹》、《孙悟空》等。


《孙悟空》水墨


《定军山》水墨


《金钱豹》水墨

本文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张光宇先生走过的一条艺术之路,这条路值得新一代有志者去研究和借鉴。


张光宇年谱BIOGRAPHICAL CHRONOLOGY
      

      1900年
      张光宇出生于1900年8月25日,江苏无锡人。自幼酷爱美术,曾随祖母学习剪纸
      1914年
      到上海跟人学画布景。
      1918年
      在沪《世界画报》上发表钢笔画。
      1920年
      与三弟张正宇开设小型美术印刷厂。
      1921年
      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部绘画员。
      1925年
      在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任职7年,此时开始创作漫画和讽刺画。
      1933年
      首次创作《紫石街》,并由徐悲鸿带往苏联展出获好评。
      1934年
      与三弟一起组建时代图书公司和印刷厂,创办《时代漫画》、《时代画报》和《独立漫画》。同时在《三日画报》、《上海漫画》上发表单色或彩色漫画作品,代表作有连环画《林冲》及《民间情歌》插图。
      1944年
      其创作的讽刺国民党官僚贪污军饷丑行的《窈窕淑兵》在全国漫画联展中获好评。后来又创作了许多讽刺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漫画并汇编成《光宇讽刺画集》出版。
      1948年
      任香港人间画会会长期间,创作发表了《水浒人物志》插图绣像。
      1950年
      年初回到北京,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曾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1965年
      5月4日逝世,享年64岁。

                                推荐阅读

陈丹青评价《追寻张光宇》是半个世纪以来为张光宇正声的第一部。



作者:唐薇  黄大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