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沃博达与洪兹柯瓦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这部书的中文译稿先后陆续在中央戏剧学院院 刊《戏剧》和上海戏剧学院院刊《戏剧艺术》发表,但由于众所周知的经费原因,当然也有我舞台设计邀约日多的原因,一直没能出版成书。至今令我自责的是,当时的中戏舞美系主任和中国舞美学会会长刘元声老师曾有意邀请斯沃博达来华,但对方回应知道中国有人在翻译他的书,希望等到出版时再来。可见我是有负作者期待的。
那些年除教学和外接的戏,我还被系里的教学领导工作缠身,因为忙碌,时间就在不为察觉中匆匆过去了。十年前,确切地说应该是2002年4月的一天,刚刚开始使用网络的我,意外获悉斯沃博达逝世的消息,当即通过布拉格民族剧院给洪兹柯瓦教授发去唁函。更加意外的是,回信告 知我洪兹柯瓦教授已于一年前也辞世了。我带着多少有些感伤和歉疚的心情加快了整理译稿进度,并且把最后两章“以展览表现世界”和“复合投映”交付《戏剧艺术》发表。但出版成册的计划仍然拖延下来。
△洪兹柯瓦修改的英文复印稿选
这些年来,随着艺术视野的不断打开,我也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了更多的,成就卓著的国外舞台设计师和作品,但就对我个人的影响来说,无人可与斯沃博达相比。在舞台设计实践中,斯沃博达的图册像是某种图像启示录,在构思无绪时,翻阅他的书常给我以灵感或启发;他对自己作品的自我分析,关于舞台设计前提,技术手段和内涵的理论性阐述,加深了我对专业 的认识;他成长的心路历程和对艺术的感悟,总能唤起我共鸣;甚至他工作中遭遇的危机和辛苦都让我感觉熟悉和亲切。斯沃博达的著作告诉我们,比花样翻新的视觉形式和舞台技术更重要的,是背后的那个人。
近两届PQ展艺术总监索雅·罗克(Sodja Lotker )指出,斯沃博达的复合投映演出和他的若干世博会方案,是近年来布拉格四年展概念转变的先声,今天对于舞台美术空间的的思考甚至滞后于斯沃博达。所以,也许这本书已时过境迁,但我仍深信,出版它不仅是为完成一种夙愿,对于我现在的学生和成长中的年轻舞台设计师,对于我的同行以及所有想要探究戏剧的人,仍有重要意义。
△捷克文版、英文版、意大利文版
编者按
刘杏林老师在舞美教育领域执掌教鞭已是三十余载,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与书籍,对中国舞美教学有着突出贡献。
他善于发掘出极其有限精炼的造型所蕴含的无限潜力,其舞台设计风格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极简主义的风格。近年来的作品在国内外屡获殊荣,正展现了他对于当代戏剧舞台上的重大影响。
斯沃博达毕生的实践与著作,其指导意义不仅仅是对刘杏林老师,更是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上数代舞美人的理论与创作,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推进了当代舞美发展进程的传奇人物。《戏剧空间的奥秘——斯沃博达回忆录》一书,已有捷克文、英文、意大利文三个版本。
而今,刘杏林老师花费经年的心力,慎重而热诚地以此书向已逝的偶像斯沃博达致敬。他对艺术的追求,对专业的严谨已是众所周知,此书得以完成,其间更是几经辛劳曲折。
这本书既是一本舞美人的工具书,亦是一本对所有需要学习、需要动力、需要了解大师创作生平、理解舞美艺术家幕后艰辛与信念、热爱艺术的人,都深有触动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