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间三次制作,六度重演,上百场演出几乎场场爆满,香港经典舞台剧《南海十三郎》首度来京,4月15日晚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这也是该剧的第145场演出。谢君豪一亮相就获得了“碰头彩”,3个小时的演出,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起起落落,台上“戏如人生”,台下人只觉“人生如戏”。
观众评价
热闹风光的半生,真疯或扮痴的半世,悲悲戚戚,倒真真的是人生如戏,让人唏嘘。谢君豪是真好的演员,最后一袭白色长衫上台谢幕,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绝对是男神。——杰西卡乐
妥妥的要变谢君豪nc粉,疯癫得太可爱!和潘灿良师徒二人的对手戏火花四溅,对唱妙极了!阿苏的旗袍装扮不能更惊艳,短短一段唱腔迷死人啊。——broken flower
很早以前看的,写过一个剧评,放在电影下面了。巅峰之作,豪叔凭电影版拿了金马影帝,但事实上舞台剧版更为出彩。从这一部剧开始,深深被舞台剧的魅力打动,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电影的张力。——非舞祭
“北有《茶馆》,南有《南海十三郎》”,对于北方的观众来说,《茶馆》是最熟悉的经典,香港最重要的戏宝则是《南海十三郎》。在看《南海十三郎》之前,作为一名认真的观众,必须了解九件事。
1、香港戏宝
▲1993年香港话剧团版《南海十三郎》海报
该剧1993年在香港首演,一经上演,便造成巨大轰动,连演几十场,场场爆满;1997年原班人马重新制作,一口气连演33场,次年又再度上演30场,再度造成轰动;2013年,时值该戏上演二十周年,重新制作了新版演出24场,场场爆满,次年,再度载誉重演,连演20场。纵观香港戏剧史,几乎没有一部作品的影响力可以超越这部戏了。
2、南海十三郎其人
▲左:白雪仙、中:南海十三郎、右:任剑辉。左右两大护法,是香港电视剧《难兄难弟》中两个角色的原型:任姐和仙姐,都是粤剧名角。
他是太史江孔殷的十三子,故艺名「南海十三郎」。他是粤剧泰斗薛觉先的徒弟、电影皇后梅绮的叔父。大学时代,为了追求心爱的女孩不惜放弃学业,远赴上海;抗战期间,他不齿劳军剧团的表演过于鄙俗,而跟剧团的人大打出手;战后他的生活潦倒,更因精神失常,而被送入精神病院;晚年四处流荡,最后郁郁而终。
3、唐涤生师生情
唐涤生,一个不输十三郎惊世才华的青年,似同生唐代的李白和杜甫。两人从一开始不屑桀骜到后来的惺惺相惜,直至最后大骂相斥,十三郎真正的识才惜才爱才一点一滴展现无疑,两人亦师亦友。一蹶不振时期的南海十三郎,因为唐涤生,他几乎要重新振作,谁知天妒英才,粤剧界又一代宗师唐涤生,却死于心脏病突发,终年四十三岁。
4、电影版《南海十三郎》
▲1997年,谢君豪凭电影版《南海十三郎》赢过张国荣夺金马影帝,有趣的是不少影迷都觉得谢君豪某些时候的侧脸和神态与张国荣相像。
电影《南海十三郎》获得香港金像奖3项提名1项获奖;金马奖6项提名3项获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金马奖上,谢君豪凭《南海十三郎》击败凭《春光乍泄》入围的张国荣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在话剧上演之前先看一次电影版是不错的选择。
5、谢君豪
1989年以全职话剧演员身份出道,1993年主演舞台剧《南海十三郎》。1997年凭借电影版《南海十三郎》获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演员。可以说《南海十三郎》是谢君豪的成名之作。
很多人是为了谢君豪而想要看这部戏的,很自然,谢君豪在这部作品中贡献了他最佳的表演。就如同《暗恋桃花源》中的江滨柳和金士杰之间的关系一样,南海十三郎和谢君豪之间也是戏内戏外浑然一体,将南海十三郎持才自傲,桀骜不驯,偏执又单纯的性格特点展现地玲离尽致,而且通过二十多年上百次演绎,他对这个角色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6、编剧讲述潦倒编剧的故事
杜国威是香港的金牌编剧。他的作品陆续结集成书,也有学生朗诵他的作品,教育署打算将他的作品纳入课程、甚至内地学者也专门研究他的剧作。能够取得香港特区政府所颁的“铜紫荆星章”勋衔,在文化界他是第一人。
7、传奇人物、粤剧和古朴香港共冶一炉
1984年 ,早已不是粤剧的时代,它浸泡在巨星的风采与纸醉金迷的歌声中。对于飘摇中的香港,戏曲界、电影界追求新奇、花样百出而不求质量,南海十三郎品味孤高的作品乏人问津。戏剧天才南海十三郎就在这一年陨落于香港街头。
《南海十三郎》不露声色地道出了香港电影人、特别是港产片编剧不为人知的辛酸,也饱含着编剧杜国威对于香港电影速食时代的不满,和与之抗衡的决心。
9、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