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结实的玻璃中盛开,自然的脆弱以另一种形式呈现,植物被物化后,转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自然与生活在他的设计下,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结合。
插画的效果更立体和美观,并受到了许多时装品牌的灵感采纳。时装品牌Ralph Lauren,Coach和Dior等按照她的草图将画中的裙子变为了现实或广告,效果十分唯美。
说到如今的主流设计,人们不禁想到冷冷的色调和工业感十足的轮廓,而设计师Tord Boontje却想要改变这一情形,回归具有装饰功能的繁复设计。他为洛杉矶家具生活品牌Artecnica设计了一款“仲夏夜之梦”吊灯,以渐变柔美的色彩和细腻花卉剪裁,呈现了浪漫和唯美的吊灯设计理念。
“就像躺在树下,看到阳光从层层树叶中透出来,”在解释设计灵感时,Boontje这样说到。设计师采用了两层具有防撕坏功能的杜邦Tyvek无纺布,包裹在一个简单的塑料灯罩外,最外层则裹上裁剪成细碎花卉图案的外罩,色彩由上到下逐渐变深,灯光投过打孔的材质,投射出朦胧和脱离现实的美感。
“或许极简设计已经成为了主流,但我希望人们看到这样的居家环境,可以了解,设计中还有不同的声音和态度”,设计师说到,“我希望家的氛围更柔和、温暖,贴近人心。” 而“回归繁复”,也成为了近些年设计界的趋势。
一朵花能不能摆放出一束花的效果?土耳其设计师Bilge Nur Saltik借用了“万花筒”的概念,将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他设计的OP-vase“万花筒”花瓶,表面由手工制成了无数个切割棱面,花瓶如试管一般倒扣在鲜花上,透过彩色的玻璃,鲜花呈现“3D”的视觉效果。
考虑到花瓶的功能性,设计师在花瓶的一边特意留出了一个圆拱形的“门”,方便摆放花朵,也利于鲜花畅通“呼吸”。“玻璃罩上类似于‘万花筒’的处理有放大的作用,给人一种内容丰富的感觉,”设计师解释说。OP-vase是设计师OP-jects系列设计之一,其中包括茶杯和碗碟,皆有光学错觉的效果。
工艺设计与生存环境的思考
当城市中的钢筋丛林代替了大自然形态,人们逐渐习惯了远离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在自己创建的快节奏的世界里呼吸、生活,并不以为然。受到伦敦设计博物馆的邀请,伦敦设计师Asif Khan决定启动一项计划,用花草制作桌椅装置作品,以这样的形式,唤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思考。
这项名为“收获”Harvest的作品包含一系列用植物制作而成的日常生活的常见家具。设计师从伦敦当地采集来新鲜植物,通过一座冷冻干燥室进行加工,并编织、塑模和硬化,整个过程需要几周的时间。最后,设计师用亚麻籽油制作成树脂,把桌椅的零部件“焊接”在一起。这些桌椅看似十分脆弱,实际上很坚固,也可以维持很久。
鲜花的寿命很短,大多在一周以内,夏季则更短,它的生命可以用“转瞬即逝”来形容。东京设计师Dan Tomimatsu制作了一款花瓶,以特殊的形式放大和记录鲜花短暂而又绚烂的生命。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主人翁Ophelia为爱情和亲情做出牺牲,最后失意地瘫倒在河流中,她的生也随着水流一点点流逝。
Dan Tomimatsu所设计的这款名为Veil(面纱)的花瓶,便是刻意营造了一种水中倒影的景象。花的茎被一根薄为0.8毫米的不锈钢六角形装置固定,花倒置于花瓶之中,瓶壁由于经过特殊处理,厚薄不一,整体看来如花在水中的倒影。由于头朝下,花朵正快速的干枯凋零,花瓶以诗意的形态记录了一个绚烂生命枯萎的过程,引发人们对美与脆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