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和国家大剧院承办的纪念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的展演活动7月16日晚在国家大剧院开幕。上海昆剧团经过了一年多的精心筹备,把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邯郸梦》《紫钗记》《南柯梦记》《牡丹亭》首次整体搬上舞台,庞大的演员阵容,如梦似幻的灯光效果,简约且有古韵的舞美造型,精工细作的服饰,将汤翁关于“侠”、关于“情”、关于“佛”、关于“仙”的四梦,在舞台上呈现。把这位“东方的莎士比亚”的传奇杰作集中展现给北京观众。
《临川四梦》之舞美设计
此次上昆的《临川四梦》特邀了优秀青年舞美设计师倪放担任舞美设计。“四梦一景”的舞台呈现无疑是此次舞美的最大难题。如何在同一个舞台上将四个毫无关联的故事展现在同一个空间里需要设计师从整个剧本的文学性上有高度的概括凝练并从中提取表现元素。
▲《邯郸梦》剧照
▲《紫钗记》剧照
▲《南柯记》剧照
▲《牡丹亭》剧照
设计师倪放《临川四梦》的舞台呈现空灵、大气,化繁为简。在传统戏曲“一桌二椅”样式的基础上赋予了“四梦”更加雅致的视觉享受,营造了“四梦”相互呼应的整体效果,回归了昆曲最唯美、写意的形态。在还原了昆曲剧种本身的审美特质的同时,用条屏方式构造舞美空间结构变化也使整个空间达到灵活多用的效果。让汤显祖笔下的“四梦”,清代古版画中的“四梦 ”和舞台上昆曲的“四梦”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相融相汇的对话。这一方小小的舞台,让我们窥探到中国文化在不同艺术样式间的相互渗透、延续、传承......
看起来空空如也的舞台,把纯粹的表演、纯正的唱腔还原于演员,空 — 并非意味着没东西,空 — 留给表演更多的可能性,空 — 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力……

▲舞台上正在安装古版画调屏背景
每个古版画调屏背景都是独立的,它们有独立的运行轨道,在演出时配合演员及场景节奏的需要来回自由切换。画面取材于《暖红室汇刻传奇》,将四梦简约勾勒的画面印在网格布上固定在古板书的白色边框内就像阅读着每一本“梦”。

▲舞台上正在安装古版画调屏背景
《暖红室汇刻传奇》共收元、明、清三代杂剧、南戏、传奇三十种,所收皆为古代戏曲史上影响较大的作品,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和 《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及《玉茗堂四梦》、《长生殿》、《桃花扇》等。所用底本皆经吴梅等人校勘。另外也收录了一些古代戏曲史上的重要戏 曲论著,如《录鬼簿》、《曲品》等。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下《暖红室汇刻传奇》中《临川四梦》的插图:
▲左:《邯郸梦》插图
▲右:《紫钗记》插图
▲左:《南柯记》插图
▲右:《牡丹亭》插图
古版画非常精致,与汤显祖的文本契合。古版画是静止的,昆曲表演是动态的,将两者融合映衬、看图说话、互为对照,能使观众直观感受“四梦”在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兼容,具有别样的生命感。此外,每一个梦都会配上一首汤显祖“四梦”中的经典曲牌,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道即将从现实进入梦境的面幕上,除了汤显祖、临川四梦等共有的字样,还包括从某梦中提取而出的曲牌和唱词,指向该梦主旨。仅曲牌而言,《邯郸记》是“渔家傲”,《紫钗记》是“西江月”,《南柯记》是“清江引”,《牡丹亭》则是几乎人尽皆知的“蝶恋花”。

▲《牡丹亭》曲牌面幕“蝶恋花”
《临川四梦》之灯光设计
此次上海昆剧团邀请了著名灯光设计师周正平担任《临川四梦》的灯光设计。对于此次“四梦合一”的灯光总体把握,周正平表示在色彩选择上不以写实为概念,而是通过寻找与每场人物基调契合的色彩展现舞台意蕴。设计师整体提高了灯光的色温,这样让观众在观看演出的时候不会觉得疲劳。
▲《邯郸梦》剧照
▲《紫钗记》剧照
周正平很好地平衡了背景演区与整体演出的协调性,表演区域照明主要以白光和浅色系为主,色彩的情感表达主要在天幕背景上,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承袭戏曲以表演为主体的艺术样式,将传统昆曲与当代审美结合,以超现实意识流手法构建全剧色彩概念。
▲《南柯记》剧照
▲《牡丹亭》剧照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舞台背景上这一块22×8米的无缝白天幕,它在演出中不仅很好的体现了设计师对《临川四梦》在灯光设计上的创作概念,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在无缝白天幕后设计师加了第二道天幕,光束投在第二道天幕上,这样由第二道天幕反射出的光印在无缝白天幕上便带来了如同梦境般毫无瑕疵均匀光感。
▲无缝白天幕
▲无缝白天幕后的第二道天幕
周正平在灯光的处理上根据每一个演员和每一部戏的特点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所有的技术手段都应为艺术服务,而非喧宾夺主,充分展现昆曲雅致、唯美、灵动、诗化的特点同时最大化的赋予了昆剧崭新生命力和艺术韵味。
关于汤显祖
生平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京赶考,考中进士。万历十九年(1591年),写《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万历皇帝。之后被谪迁广东。后又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弃官回乡,从此致力于戏剧和文学创作活动,终其一生。
作品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成就
他的作品和戏剧活动,影响深远。师法于他的“临川派”戏剧家,在明代有吴炳、孟称舜等;在清代有李渔、洪升、蒋士铨等。直到今天“临川四梦”里的许多精彩片断还保留在昆剧舞台上。汤显祖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世界文化伟人之一。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将他和莎士比亚并称为东西方交相辉映的两颗明星,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