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
 
 
隆里这座文化古城,不仅通过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墙与古建筑群显露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岁月变迁,而且孕育出了融合各族传统的独特当地文化,尤其隆里古城民间文化的“三大瑰宝”——玩花脸龙、唱汉戏、迎故事,更彰显着隆里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戏剧悠久的历史渊源。
 
 上海戏剧学院希望充分发挥自身在新媒体艺术研究与实践的优势资源为隆里这座古城注入新的生命,因此将这次展览的主题被确定为《隆里百戏》。生活是戏,人生是戏,艺术也是戏,戏剧是日常生活的高度提炼,而隆里就是一个有待唤醒的戏剧空间,在这个有限的展览空间内,高密度的展示新媒体技术与戏剧及行为艺术相结合的艺术作品成为了最佳的呼应方式。这种方式让新媒体科技与隆里的地域及民俗文化更好的对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声光电效果,而更多的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新媒体艺术的关系上,让戏剧元素与当地的文化资源紧密结合,为古城带来不一样的新媒体人文艺术气息。 
 
 近年来,上海戏剧学院、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合成重点实验室以及转媒体时尚艺术工作室共同在新媒体艺术领域积极探索,学院的老师、同学不断创新新媒体技术与表演及行为艺术融合的艺术创作形式,创作出了一大批新媒体演出艺术作品以及行为装置艺术作品,其中包括这次展现在现场的建筑投影《隆里百戏》、新媒体舞蹈诗《极境》、新媒体情景诗《追梦•中国》、新媒体舞台剧《爱情书简》、3D建筑投影《红楼@》系列、《转青花》互动装置、《粉末》影像装置、新媒体舞台装置《破碎故事》、《病态时代》、《恍然若失》、《权》、《眼》、《脱变》、《聊斋志异@画皮》、《follow voice》行为影像《色|空》和新媒体装置《DIE》。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我们在新媒体艺术创作、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成果,展示了未来新媒体艺术与戏剧艺术交互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上海戏剧学院希望通过中国(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的不断发展,将《隆里百戏》这个概念贯穿到隆里古城的每一个角落,让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艺术家参与进来,使新媒体艺术与隆里古城融合发展,创造美好未来。
 
上海戏剧学院策展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