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

现 - 场


我选择“现-场”或“现场”,作为我们参加此次艺术节的主题,它所承载是时间&空间的概念,外加展览中的观者,将共同建构起互动艺术存在的核心。“现”所指向的是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当下性问题,它包含艺术家对其所处的社会语境和媒介语境的回应关系。回望新媒体艺术史,其为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比如上世纪60年代以来,白南准一辈艺术家为回应“电视”,这一当时最为盛行的新媒体,而扛起摄像相机走向街头,及其后续所展开的各种艺术实践,成为新媒体艺术的滥觞。


“场”的概念也由此被重新延展。自杜尚把小便池搬进美术馆的那一刻起,场域作为能够改变艺术品语义的新能指被首度提出,同时也开启了“观者作画”的新旅程,在杜尚之前的艺术家重来没有意识把艺术参与、甚至艺术评判的标准交给过观者,互动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石也由此夯实。此后,艺术品与观者,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新媒体艺术的有机体。


可惜的是,今天,从技术发展的维度看,其日新月异的迅猛态势,让人们与现实,与真实的生活现场越来越远,似乎已经无法摆脱独自炫技的空洞;同时,回溯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无论其发源地欧美,还是当下的中国,艺术创作似乎也未能虔诚地沿着杜尚所开辟的与观者共建的创作路径前行,反而正在有意、无意地回避着芸芸众生的生活现场,而变得越来越自说自话起来。于是有了人们提起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时的挫败与惶恐。艺术创作与空间、与观众的互动关系更是常被忽略。


那么,此次根植于隆里的新媒体艺术节,无疑是一个兼具地域温情和人文饱和度的绝佳现场,更是一个艺术教育实践和展示的绝佳现场。此刻,我们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呈现了12件学生互动艺术作品,希望这些带有交互属性、虚拟属性和社交传播属性的新媒体艺术习作;希望这些正在经历着科技、媒体、社会剧烈变革的90后年轻的艺术家,回到”现场”,在鲜活而特定的民俗现场、传统现场、文化现场里进行深度思考、表达,并能够在庞杂的新媒体艺术生态中自在生发。


刘姝铭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