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呈祥》是反映三中全会后竹乡新面貌的小喜剧。设计布景 时, 我同剧组同志商讨后, 改变了初排时两桌四椅的舞台程式, 以让出 更多的空间给演员表演。 艺术离不开夸张, 而夸张
道家思想对雕塑设计带来的灵感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道家思想作为华夏2000余年传统思想文明内核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选取古今几幅
抽象绘画理论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抽象绘画 平面设计 康定斯基 克利 蒙德里安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抽象绘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不仅丰富了绘画的艺术种类,其理论
白族家具装饰审美 文章作者:未知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自形成的家具体系和风格都不相同,有充满了藏传佛教特色的藏族家具,呈现古朴清丽气息的纳西族家具,散发着热带质朴清
巴洛克艺术风格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巴洛克艺术风格的浪漫之雅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 巴洛克风格可以清楚地反映其浪漫主义特征,它是对现代国际流行舞台上简约风格、未来
如何运用古希腊神话题材抒写20世纪现代人的情感?舞美设计师加里·麦肯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岛》做出了优秀示范。他将舞美装置与内容本身的矛盾做鲜明对比,又在舞台上投射伦勃朗式灯光,使舞台上的雕塑具有了细腻而神秘的感觉。 《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理查·斯特劳斯的独幕歌剧,脚本由他多年以来的合作者霍夫曼斯塔尔改编。原作是莫里哀《贵人迷》里的戏中戏,阿里阿德涅和配偶被困在荒岛上,经历了一系列奇幻的场景。 加里·麦肯在剧中构建了一个现代白色立方体空间,在舞台上放置巨大的古典主义雕塑人像,演员穿梭其中,更显渺小。利用投影装置,再现一系列朦胧的海湾、火焰的世界与螺旋状的薰衣草宇宙。 巨大的古典主义雕塑人像上的金漆仿佛流血一般剥落,意指陈旧的权威受到挑战,艺术的变革力量即将到来。
《真假公主》(Anastasia),灵感来源于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同名动画电影,原作在1997年上映,在2017年登陆百老汇舞台。 故事内容: 故事讲述了沙皇俄国覆灭时,逃出皇宫的小公主安娜塔西娅和祖母慌乱中走散,也因此失忆。直到10年后,这个勇敢的女孩坚持寻找解开自己身世之谜,小公主安娜找到了自己的祖母,也收获了爱情的故事。 《真假公主》的舞台设计师为亚历山大·道奇(Alexander Dodge),作品有《爱与谋杀的绅士指南》《后窗》《捕鼠器》等。 1.设计要简单 《真假公主》有33个不同的场景,在场景多的情况下,设计要简单,能够支撑故事,同时又不显得喧宾夺主。 2.投影与灯光 灯光奢华而又明亮,在静态、弯曲的墙上,投影出圣彼得堡和巴黎两座城市的模样。 道奇在仔细阅读剧本文字后,与艺术总监对接他的想法,一般会制作现实、虚拟两个模型。
下飞机取了行李,10分钟车程即可抵达国内顶级大剧院享受一场文化盛宴。随着今年底昆明空港文化广场竣工投用,飞抵昆明的旅客将获得全新的旅行体验。 2月10日,昆明空港文化广场秀场中部演艺厅网架屋面结构完成提升高度32.98米,标志着该项目15000吨主体钢结构全面完工,为昆明空港文化广场项目在今年12月31日实现竣工验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次秀场中部演艺厅网架屋面结构采用整体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提升结构包括屋面空间焊接球网架及下挂格栅层,网架最大横向跨度57米,最大纵向跨度64米,网架最大厚度6.35米,下挂格栅层4米,共计最大厚度10.35米,提升总重量1245吨,总提升高度32.98米,难度系数很高。”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空港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总工段晓云说,该工程就好像把茶壶盖从茶壶底部往上提,提升到顶端严丝合缝与壶体嵌上后便实现了主体钢结构完工。 针对工程跨度大、造型复杂、网架
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人之本性的一部分,创造和挣脱的乐趣同样也是。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于戏剧而言是艰难的一年。不过,技术的加持开拓了新的演绎空间,云上成为一种非常态中的常态。第九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在这样的环境下启幕,自2022年11月2日起,历时近两个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推出了京剧、评剧、扬剧、汉剧、淮剧、北京曲剧、湘剧、豫剧、越剧、吕剧等11个戏剧类型14部作品。其中,北京曲剧、扬剧、吕剧均是首次创作小剧场作品并首次参加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开拓了自身戏曲史上的新征程。 整体看,第九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延续了前几届重创新、重人才培养、重扶植优秀作品的特点的同时,又呈现出一些新的艺术品质。其中,以更加探索人性、人生和人物内心中的大千世界为归旨的作品更加集中、更加精细,也更加突显。如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这部由北京市曲剧团首部创演的小剧场戏曲剧目,初一登台就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这首先得益于选对了文本。该剧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充盈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剧中,主创以小人物的“我”以及“我”的一辈子为叙事主线,展现了旧时代中的“我”以及“我们”那
今年是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逝世十周年。为深切缅怀、传承弘扬老一辈戏剧家留下的宝贵遗产,激励引导当代戏剧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2月14日,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李默然戏剧笔记》首发式及“追忆与研讨”——纪念李默然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首发式并讲话。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俞峰,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陈彦,中国剧协顾问廖奔,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陈涌泉等有关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戏剧界代表出席相关活动。 李屹在讲话中指出,在全国上下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为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先生所著《李默然戏剧笔记》举行首发仪式,并举办纪念李默然先生逝世十周年座谈会,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文艺工作战略部署的一次实际行动,对于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坚守艺术理想,潜心耕耘创作,追求德艺双馨,具有重要意义。 李默然先生的笔记 李屹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北方的寒冬,以往是演出淡季。但今年有所不同,从腊月到正月,可谓好戏连连。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大戏看北京”项目,从全国邀请了40部精品剧目集中展演。越剧《钱塘里》是在“高大上”的中央歌剧院上演的。观摩之后回来刷了一遍票圈,看到的都是赞扬之声。说法各异,但共同指向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好戏”,我也有同感。既然是好戏,就值得分析一下好在哪。 首先说说这部作品的完整性,就是我们常说的“编导演音美”整体表达。流派鲜明的越剧现代戏《钱塘里》,其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编剧的眼光聚焦于都市生活,以一个打工者与市民的交通事故为线索,铺排出多个家庭的戏剧冲突,展开对普通民众的情感思考。我们在充满竞争、纷纷扰扰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对那些偶然事件司空见惯、麻木不仁。有思想深度的好剧目就如同一面镜子,观众通过舞台呈现而鉴照自我,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钱塘里》呈现给观众的,就是透过舞台上的霓虹光鲜,演绎城市里每日重复的生活大戏。生活里,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老年人,随着上下班的交通高峰蜂拥而至——跳广场舞、走亲访友、购物聚会;“内卷”使城市白领在竞争压力下疲惫而又焦虑,终日为事业、家庭、财务疲于奔命;进城
2022年12月16日,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CISD第九届国际舞美大师论坛在上海戏剧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面向未来的传统经典”为主题,邀请英国著名灯光设计、舞台设计家塞伦·巴格诺尔(Ciaran Bagnall)担任主讲嘉宾,同时还邀请十位国内著名舞台美术家、导演、学者参与主题论坛。 12月16日下午,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副团长任冬生带来了以《延续经典,再塑当代舞台中国式审美》为题的发言,分享了数字化时代经典传统的创作思考。 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副团长任冬生 关于未来 首先我想谈谈什么是我们所面临的所谓“未来”。似乎最近几年大家越来越关注“未来”,但从公众心理上来讲,关注它除了时间概念上的“将来时”以外,更多的是对未发生的,未知带给我们的一种强烈的好奇,甚至可能是某种恐惧或担忧。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必然给创作者提出了一些挑战。当创作者面临舞台技术的升级,选择更多样时,不应为了视觉效果而使用新的技术,而是需要用新技术更